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9日電(邵洪濤 張兆耕)近日,在新疆油田礫巖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驅先導試驗區內,一輛輛滿載液態二氧化碳的罐車,正在卸車注入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儲罐內;與此同時,另一儲罐內的液態二氧化碳正通過增壓泵持續注入周邊的油井內。
圖為新疆油田八區530井區二氧化碳混相驅先導試驗站現場。董雯 攝截至3月底,準噶爾盆地各油區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突破10萬噸,實現了新疆油田全年注碳目標“開門紅”。標志著新疆油田在CCUS領域取得重大進步,為油田綠色低碳發展探索出新的路徑。
二氧化碳混相驅的原理是通過注入井將二氧化碳注入含油地層,使二氧化碳與地層原油發生作用,進而提高地層原油的流動性,推動更多原油流向采油井,提高原油采收率。
在傳統的石油開采過程中,采用注水方式只能采出地下原油儲層約30%至40%的石油;如今,通過注入液態二氧化碳強化石油開采技術,不僅提高了石油采收率,還實現了就地封存、減碳增油的目標。
隨著先導試驗的深入推進,新疆油田對二氧化碳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捕集的碳源也從位于克拉瑪依市的煉化廠,擴展到環準噶爾盆地周邊的多家化工企業,為新疆碳減排提供更廣闊空間�!白兲紴閷殹薄叭氲仳層汀闭蔀橹菩陆吞镒呦蚓G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新動能助推新發展。今年以來,新疆油田把新能源與油氣融合發展作為重構綠色低碳開發方式、夯實油田低成本開發基礎的重要舉措,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正越來越多地替代傳統能源。
目前,已有多個集中式光伏項目在油田建成投用。新能源產業良好的發展態勢,新質生產力的助力,讓新疆油田的綠色轉型之路越走越寬廣。
在克拉瑪依市郊的一片戈壁荒漠,由一片片光伏板組成長條形矩陣,一眼望不到頭。這里被稱為“油田光伏電站”,正通過油田電網,源源不斷地把電能輸往準噶爾盆地各處,加快了油區“氣改電”“電代油”的進程,為生產、生活“賦能”。
據電站管理者介紹,這樣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發電站,附近還有兩個。去年以來,在準噶爾盆地腹地和邊緣,油田電網難以覆蓋的區域,已建成單井光伏電站的“零碳井場”有30多個,今年還有150個在籌建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