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呂梁4月10日電 (吳瓊)9日至11日,“礦山安全科技進山西”活動在山西呂梁舉辦。來自全國的多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齊聚山西,為保障礦山安全生產建言獻策。
9日至11日,“礦山安全科技進山西”活動在山西呂梁舉辦。吳瓊 攝此次活動主題為“科技賦能固本強基”,包括啟動儀式、專家講座、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咨詢與展示等。針對山西礦山安全生產實際,通過組織專家交流講座、深入礦井“把脈問診”等形式,為山西礦山企業、科研院所和先進適用技術設備廠商搭建產學研用交流平臺,推進先進適用科技裝備研發應用與礦山安全生產的精準對接,助力山西礦山提高科技保安能力。
山西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礦產資源豐富,是資源開發利用大省。當前,山西正處在全面增強礦山安全保障能力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以科技創新解難題。
山西省副省長楊勤榮介紹,此次活動邀請30余位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和現場指導,多家企業進行技術設備展覽,為大家學習新理念、掌握新技術、適應新形勢打下一個重要平臺。
“此次活動既是對山西礦山安全生產督導工作的拓展深化,也是全國礦山安全先進科技成果在呂梁的集中展示�!眳瘟菏惺虚L張廣勇介紹,近年來,呂梁強化本質安全建設,狠抓安全生產投入,智能化礦井建設、先進產能占比走在全省前列。
9日至11日,“礦山安全科技進山西”活動在山西呂梁舉辦。吳瓊 攝活動期間,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德昶就《煤礦安全生產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進行解讀,結合具體案例、國內外法律法規對比等,分析《條例》出臺背景和重大意義,總結其特點,講解其新規定新要求。
其中,《條例》新規定新要求方面,周德昶圍繞關于強化煤礦企業主體責任的10項新規、強化煤礦安全監管的3項新規、強化煤礦安全監察的4項新規、加大行政處罰的3項新舉措等內容進行重點解讀,為大家學習、掌握、落實《條例》打下良好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康紅普就“煤礦巷道快速掘進與支護技術裝備”作專題報告。
“相比采煤工作面,巷道掘進與支護已成為煤礦自動化、智能化建設的短板�!笨导t普認為,必須針對中國不同地質條件,開展有針對性的集中攻關研究,形成不同形式的快速掘進、支護技術與裝備,使掘進與支護作業由依靠人工到全面機械化,再到自動化、智能化,減人、提效,保障安全。
他指出,提高煤巷掘進與支護速度的主要途徑包括選擇合適的掘進模式,優化掘進工藝,優選掘進裝備;確定合理的支護形式與參數,適當降低支護密度等。同時,掘進自動化、智能化是實現快速掘進的有效途徑。
“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進一步完善礦山安全生產制度機制,推動構建企業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睏钋跇s說,山西將持續在科技賦能上下功夫,在事前預防上下功夫,從根本上解決礦山安全的深層次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