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江門4月16日電 題:廣東臺山白云茶搶鮮開摘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近日,我和朋友上古兜山采野生白云茶茶青,見到有村民一天采四五公斤�!睆V東僑鄉臺山市四九鎮的伍大叔近日透露,當地白云茶近期搶“鮮”開摘。
4月8日,臺山市上川島的村民采摘白云茶滿載而歸。李曉春 攝白云茶,是臺山市的獨有茶葉品種,主要分布在古兜山脈的北峰山、獅子頭、瓶身山,大隆洞山脈的牛圍山,紫籮山脈及上川島。當地氣候溫和、雨量豐沛且常年云霧繚繞,樹干普遍長得比較高大,有的高達六米。臺山當地人只采摘野生白云茶樹的春茶,制成的茶葉色、香、韻、味俱佳,花蜜味明顯。白云茶的茶青適合制作黃茶、紅茶和綠茶,歷史上臺山白云茶以制作黃茶為主,有色澤黃綠、湯色黃亮、回甘生津等特點。
4月3日,臺山市某茶葉公司剛加工好的第一批野生白云黃茶。李曉春 攝據清光緒年間臺山《新寧縣志》卷八“輿地略下·物產·料品”記載:“白云茶,以產于獅子頭瓶山頂者為上,性最涼,能解積熱,不可過飲”。在臺山民間,白云茶“能解積熱”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有百姓按“1:10”比例將當年春采的白云茶(又稱“白云菀”)用蜂蜜浸泡存放備用。
“臺山白云茶有荔枝葉、桂圓葉、尖葉、小葉四大類,因獨特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內含豐富的微量元素,不管是制成黃茶還是紅茶,湯色多數呈金黃色,茶多酚含量較高�!睆V東科貿職業學院教授伍錫岳向記者介紹,“白云黃茶在轉化過程中,會形成較多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物質,老一輩的臺山華僑將白云黃茶攜帶至居住國,用來緩解水土不服等癥狀�!�
4月4日,臺山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臺山白云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榮璇在檢查發酵環節中的野生白云茶茶青。李曉春 攝“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臺山白云茶與清遠筆架茶、蒲坑茶,韶關羅坑茶被評為廣東‘四大名茶’�!爆F居美國舊金山市且對白云茶如數家珍的臺山鄉親黃先生稱,在2010年世界茶聯合會主辦的第八屆國際名茶評比中,臺山的野生白云紅茶、野生白云黃茶、深山白云紅茶脫穎而出,均獲得銀獎。
“四九鎮坪南茶場留存有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從山中精心移植的野生白云茶樹超2000棵。近年為擴大種植規模,茶場新植了白云茶苗30000多棵,使得擴種面積達200畝�!�4月3日,臺山市僑峰茶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溫振權告訴記者,通過野化種植的方式,茶場采摘的白云茶茶青品質與同期樹齡的野生茶品質相去不遠。目前,該茶場推出一款70克小盒裝的白云黃茶頗受歡迎,售價160元人民幣。
4月8日,臺山市上川島某茶葉公司負責人盤衛林在查看新鮮采到的白云茶茶青。李曉春 攝“我們茶場現有白云茶樹約300畝,今年從3月26日開始采茶,工人們每天忙于摘茶、晾青、萎凋、揉捻、發酵、烘焙等工序。第一批紅茶已做好,今天有幸邀請到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王秋霜、王青博士到場品鑒和指導�!�4月8日,上川島仙島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盤衛林向記者介紹,該公司的白云紅茶2019年曾獲“粵茶杯”廣東省第十三屆茶葉質量推選活動紅茶類銀獎,近年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這與他跟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簽訂協議,由專家幫助改良制作工藝,提升茶葉品質有關。
在仙島茶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兩位博士對新采茶青進行現場手工茶的制作,希望從中可篩選出特色的茶樹資源�!芭_山白云茶大多是群體種,制茶品質仍存在不穩定性,優質品質重現性不高,標準化生產規模不夠�!蓖跚锼f,要摸清上川島白云茶的資源類型及制茶特性,深入開展資源調查工作,在此基礎上從現存的白云茶資源中,選育出綜合性良好的無性系茶樹新品系(種),發展成為臺山的地方特色茶品種甚至茶葉品牌,進一步促進白云茶的規�;�、產業化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