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5月1日電(林波)5月1日,浙江等地全面進入海洋伏季休漁期。
浙江舟山沈家門漁港漁船靠泊場景�!≈T葛曉明攝根據相關規定,東海區桁桿拖蝦、籠壺類、刺網和燈光圍(敷)網4種作業漁船開捕時間為9月16日12時。不過,從8月1日起,這4種作業漁船在休漁期間可申請開展蝦蟹類、中上層魚類等資源的專項捕撈。
這意味著三疣梭子蟹、蝦蛄、帶魚、大黃魚、小黃魚等野生活體和冰鮮海鮮將暫別民眾餐桌。
東海正式進入伏季休漁期,本土養殖的大黃魚、小黃魚等產品將填補民眾餐桌“空缺”。
2020年,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實現小黃魚大規模人工養殖。
人工繁育并養殖的小黃魚,在5月至8月東海伏季休漁期“錯峰上市”,化解了海洋生態保護與水產市場供需之間的矛盾,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養殖小黃魚在‘禁漁期’非常受歡迎�!毕笊礁蹫乘a苗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順順受訪時表示,該公司主要從事育苗產業,今年小黃魚預計育苗400萬尾至500萬尾,比去年增加約100萬尾。
象山縣黃避岙鄉高泥村海上漁排一景。林波攝在“浙江網箱養殖第一村”高泥村,該村養殖的大黃魚、鱸魚等遠銷韓國、日本等地。
“去年養殖的大黃魚基本售空。投放的大黃魚苗大的已有300克左右,預計最快一個月內可投入市場�!睋摯妩h支部書記朱中華介紹,目前,該村海水養殖面積超3000畝,大黃魚年產值超億元(人民幣,下同),養殖產品在“禁漁期”頗受臺州、溫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市場的青睞。
聚焦大黃魚養殖技術的提升,浙江漁山列島深遠海半潛式智能化養殖平臺將在5月正式安裝。這是大黃魚即將入住的黑科技“豪宅”,實現綠色能源的自給自足,配置魚群監控系統、養殖環境監測系統、海域看護系統等現代化漁業生產設備。
“投產后可年產仿野生馴化大黃魚等優質海產品400噸、產值4000萬元�!睋笊娇h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漁山列島周邊海域即漁山漁場,具有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是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結合其周邊海域自然資源條件,經過篩選后確定岱衢族大黃魚作為該項目養殖的主要品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