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嘉興5月31日電 (王夢瑤)各式機械臂上下揮舞,自動駕駛的AGV(自動導向車)穿梭在畫著黃線的專門通道中,一片片光伏組件在產線上生產、加工、挪運,偌大的廠房里只零星分散著幾個工人……
日前,中新社記者來到隆基綠能位于浙江嘉興的光伏基地,該基地是目前全球光伏行業唯一的“燈塔工廠”�!盁羲S”由世界經濟論壇組織遴選,代表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的領先水平。
在這里,每16秒就有一塊光伏組件下線,工廠自動化程度達到90%以上�?萍贾ο�,工廠產品的品質可靠性提升了43%,產品生產交付周期縮短84%,基地整體單位能耗降低20%。
據透露,目前中國有更多光伏企業申請加入建設“燈塔工廠”的行列,隆基綠能也計劃將嘉興“燈塔工廠”模式推廣到自身更多生產基地。隆基綠能組件制造中心精益智造負責人胡智鋒表示,無論是企業自身還是行業友商,“燈塔工廠”的建設都將牽引整個光伏行業的能力提升,并進一步夯實中國光伏行業全球領先的競爭力。
中國光伏行業領跑全球。新能源行業研究機構InfoLink近期發布的2023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排行榜前十企業榜單中,九位被中國企業占據,僅第十位為美國企業First Solar。國際能源署預計,2024年中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將繼續主導全球光伏產能存量與增量,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除建設領先制造工廠外,中國光伏企業也在探索技術前沿。研發能力是光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電池決定發電效率和成本,是光伏產品的關鍵器件。
國際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中國光伏標委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對中新社表示,晶硅電池N型技術作為光伏行業下一代技術,目前大致形成了TOPCon(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光伏電池)、HJT(異質結光伏電池)和疊加BC(背接觸光伏電池)三大技術路徑。
InfoLink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TOPCon電池的名義產能已達到560GW(吉瓦),HJT和BC電池的產能則分別為45GW和48GW。
呂錦標介紹,TOPCon產線設備投資低、工藝成熟、批次良率高,因而成為當前主流。BC技術工藝難關仍待突破,成本較高,但光電轉化效率也最高。
據最新數據,隆基綠能的BC技術已實現27.3%的電池轉換效率,創造單結晶硅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新世界紀錄。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上海市太陽能學會名譽理事長沈文忠曾表示,BC技術市場前景廣闊,未來十年將實現更快發展。
與國外相比,晶硅電池技術方面中國可謂“獨霸”,呂錦標表示,目前美國First Solar采用的是薄膜太陽能技術,轉化效率低,成本是中國晶體硅光伏的兩倍。
First Solar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2023年實現凈利潤8.31億美元,其中有約6.6億美元來自美國政府補貼,占比高達80%;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實現凈利潤2.37億美元,政府補貼2.81億美元,也即若無政府補貼,該公司一季度將虧損4400萬美元。
“光伏行業發展還是要靠技術推動,真正的核心競爭力還要看各家企業技術的進步”,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