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好一款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挺高,因為工作比較忙,拖了幾天后才趕到銀行購買。工作人員告訴她,那款產品已經賣完,不過現在還有一款理財產品也不錯,年收益率在5%以上,5年累計收益率在20%以上。該款產品不收管理費,保證收益,同時還有保障功能。
張女士一聽感覺還不錯,自己的錢目前也不著急用,也沒有仔細詢問,便購買了這款產品�;氐郊覐埮堪奄徺I理財產品的事跟老公一說,老公也覺得是件好事�?僧斔麄兡眠^合同書一看,卻發現蓋著某保險公司的章,仔細看了一下合同細則,才知道張女士買的根本不是什么銀行理財產品,明明就是一份保險。張女士有些納悶,明明是銀行工作人員推薦的產品,怎么成保險了呢?
近年來,隨著金融服務的日趨多元化,各保險公司與銀行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密切,保險公司利用銀行星羅棋布的網點進行保險銷售。這一方面擴大了保險的銷售范圍,增加了銷售額;另一方面銀行為了盈利,也積極地吸納保險公司的加盟,形成了一家銀行多家保險公司駐點的局面。各保險公司駐點人員為了提升業績,紛紛打“銀行理財”招牌。那么客戶該怎樣辨別銀行理財產品和銀保產品呢?
產品期限不同。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比較短,少則幾天多則一、兩年,而銀保產品的期限較長,少則三年,多則幾十年。而且銀行理財產品起點較高,一般為五萬元,銀保產品起點較低,幾千或一兩萬元即可購買。投資者一旦遇到期限較長、起點低于五萬元,一般可以認定是保險產品。
繳費期限不同。所有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一次交清;而銀保產品有的需要躉交(一次性交清),有的則需分期繳費。
購買年齡不同。銀保產品有投保人年齡的限制,一般不超過60周歲;而銀行理財產品則沒有投資人的年齡限制。
收益性不同。銀保產品的投資收益受市場影響較大,如有些投連險是不承諾最低保證利率的,分紅險也可能無紅可分,收益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而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受市場波動較小,多數理財產品都能得到較穩妥的收益。
銷售人員不同�?蛻艨梢栽趯Ψ街鲃咏榻B產品時首先詢問清楚。一般情況下,銀行的理財經理佩戴有理財上崗證或工作牌。
猶豫期不同。銀保產品一般都會有十天的猶豫期,如果發現自己買錯產品的話,可以在猶豫期內退保,除了要支付10元的工本費外,本金不會受到任何損失。而銀行理財產品如果不是滾動預約型的話一般會很快計息。
銀行理財產品和保險產品可以說適合不同的群體,保險產品多數兼具理財功能和保障功能,并且必須長期持有,流動性較差,短期內退保將會蒙受較大損失。因此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投資目的等,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以避免因選擇產品不當帶來投資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