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財經 > 投資理財

      調查稱七成父母擔心養老問題

        子女該為母親做什么:子女打理好自身資本之余,順便幫父母建立穩健型投資組合;對于父母身體健康欠佳的家庭,建議子女從現在開始著手準備養老準備基金。

        “養老理財越早越好,晚幾年才開始準備,可能要花一輩子才能趕上。”白領阿嬌的話如同當頭棒喝,給了大家一記深刻警鐘。今年4月底,她母親檢測出有惡性腫瘤,單化療費用就花掉了10萬元,“如果當年買商業保險不拖拉,類似這種疾病,至少能報銷40萬元。”

        事實上,記者調查發現,有70%的父母擔心自己未來的養老問題,而其中60%的人養老資產儲備不超過5年,存在嚴重保險“缺口”問題。因此,作為子女,與其逢節慶給父母送禮,不如給他們送一份長久的“安全感”。

        記者調查

        多數受訪者養老資產無著落

        5月9日是母親節,借此機會,記者特別對佛山禪城、南海、高明三地部分居民的養老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2/3的受訪者希望在60歲之前退休,60%的受訪者養老資產儲備不超過5年,有些甚至還沒有開始,僅有10%的受訪者制訂了詳細全面的養老規劃。

        父母對養老很恐慌

        超過70%的父母表示“對養老問題很恐慌”,原因主要有三:子女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不想難為孩子;“活得起,病不起”,面對自身健康狀況的日趨減弱,越來越焦慮;保險買得少,50后、60后的市民除了社保外,很少有買其他保險的,特別是農村家庭的父母,基本上只有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連社保都沒有,假若生病,保額很低(重大疾病只能報銷1萬元左右)。

        點評:對于這種社會現象,專家認為不能全怪父母或子女,而是整個社會養老體制不完善導致。隨著我國對養老、保險體制的完善,以及70后、80后逐漸成為有經濟實力的父母,以上情況可望得到更好解決。

        重子女,輕父母

        此外,還有一個現象非常值得關注:父母和子女的保險金額比例嚴重失調。調查中,絕大多數父母為子女購買了超過5萬元的保險金,卻只有極少數父母(家庭富裕)為自己買了3萬元以上的保險。

        今年52歲的陶姨算是同輩中比較有理財意識的人,但她也只是給自己買了社保,卻早在10年前就為兩個子女買了“九九鴻福”商業保險(平均每月交500元)。為何顧此失彼?“孩子才是未來的頂梁柱,我們做父母的一輩子吃苦都沒問題,只要孩子好。”陶姨說。

        點評:陶姨的初衷雖然很好,但事實上,父母生病對很多家庭而言出現的幾率更高,花費更大(動輒上萬元)。因此,處理好父母養老規劃問題,反而能更好地平衡家庭開支,防患于未然。

        女性養老壓力更大

        雖然在記者的整個采訪過程中,男女受訪者的人數相仿,但記者明顯感覺到,女性對于退休的壓力大于男性,形勢更為嚴峻。從反饋數據可以看到,佛山女性的退休年齡比男性早5年,即養老儲備期比男性少5年,但預期壽命卻要比男性平均高出3歲。

        專家以陶姨為例分析:假設她的預期壽命為85歲,社保繳費15年,55歲退休的話,總共需要補充養老金60多萬元;而陶姨的丈夫假定60歲退休,壽命為80歲,則只需要40多萬元,少1/3之多。而且涉及養孫養兒、料理子女家庭的需要,女性提前退休的可能性比男性高3-4倍。

        點評:如果條件允許,絕大多數父母都希望早退休。但是在本屬于為養老囤積資本的黃金(1200.10,-10.30,-0.85%)時間段里,他們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這是亟需警惕的。

        診斷

        三因素阻礙養老儲備

        1.在記者的提醒下,不少老人表示愿意從現在開始為養老做準備,但是他們每個月只愿意支出很少的錢,即使有比較長時間的積累,也沒辦法達到他們所預期的那種舒適、安逸的退休后的生活。這些持續的矛盾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國內居民提前進行養老準備的時間。

      • 相關閱讀
      • 摸底信貸類理財產品 并表監管細節待定

          隨著信貸類理財產品重新火爆,監管部門有意將出手規范�! �5月6日,多位銀行業人士向本報表示,監管部門正進行一輪針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摸底調研,并醞釀將信貸類理財產品納入表內監管。如此一來,商業銀行試圖通...

        時間:05-10
      • 居民投資意愿攀升 理財產品追求穩健

          就業難、買房難、物價高、消費高的&ldquo;兩難&rdquo;、&ldquo;兩高&rdquo;的局面加重了生活成本,繼而導致居民投資意愿不斷攀升。從居民投資方式看,房地產、基金和理財產品、股票分列前三位,其中券商集合投資...

        時間:05-10
      • 農業銀行推出金鑰匙安心得利系列理財產品

          農行近期連續推出&ldquo;金鑰匙&middot;安心得利&rdquo;系列低風險理財產品, 據悉,該產品是農行向公眾發售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產品主要投資于優質企業信托融資項目,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回...

        時間:05-10
      • 理財支招:探尋銀行里的正宗理財產品

          張女士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好一款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挺高,因為工作比較忙,拖了幾天后才趕到銀行購買。工作人員告訴她,那款產品已經賣完,不過現在還有一款理財產品也不錯,年收益率在5%以上,5年累計收益率在2...

        時間:05-10
      • 歐元區將加強經濟監督和紀律執行 力保歐元穩定

          5月7日,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盟委員會總部后接受采訪。歐元區16國領導人7日晚間在布魯塞爾召開特別峰會,評估各國議會對2日啟動的希臘救助機制的審批情況,并重點討論如何加強歐元區經濟...

        時間:05-10
      • 巴菲特旗下公司波克夏首季大賺36億美元

          5月9日電上周就已透露第一季有36億美元獲利的投資大師巴菲特旗下波克夏公司7日正式發布財報,提供私人飛航服務的NetJets、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投資利益,以及收購伯靈頓北方圣大菲鐵路公司(BNSF),都是帶進獲利的主...

        時間:05-10
      • 傳花旗操作失誤致美股暴跌 奧巴馬要求調查

          這是5月6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內電子顯示屏顯示的紐約股市收盤指數。在歐洲債務危機的重壓下,紐約股市6日暴跌,截至收盤,三大股指的跌幅均超過3%,而道瓊斯指數盤中瞬間曾一度下跌近1000點。 新華社/路透  美國...

        時間:05-10
      • 廣東1.3萬輛車被淹 車險賠付超1.25億

          5月9日報道 廣州一場暴雨令不少地下車庫成池,水沒汽車頂。廣東省保監局透露的最新數據稱,兩天共計接到的&ldquo;水浸車&rdquo;車險報案超過1.3萬例,預計此次暴雨造成的損失賠付將達到1.39億元,其中車險賠付占...

        時間:05-10
      • 諾安基金股東存在關聯關系 曲線突破監管紅線

          擁有規范的治理結構,這是監管部門對于基金公司的監管底線,但是總會有人敢于挑戰這一底線�! �2009年7月9日,深圳的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mdash;&mdash;深圳市捷隆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ldquo;捷隆投資&rdqu...

        時間:05-10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