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當前公共文化服務存在多頭管理、資源分散等問題,請問《意見》有什么解決措施?
楊志今: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立足當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際,完善黨委領導、政府管理、部門協同、權責明確、統籌推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管理制度。2014年3月,國家層面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協調組已經正式成立并開始運轉。要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為平臺,由文化部門牽頭,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和資源優勢,在規劃編制、政策銜接、標準制定和實施等方面加強統籌、整體設計、協調推進。各地要根據實際,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特別是要發揮基層黨委政府作用,建立統一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加強各類重大文化項目的統籌實施,探索整合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方式和途徑,實現共建共享,提升綜合效益。
記者:在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方面,《意見》有哪些新舉措?
楊志今: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意見》對于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工作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首先是加大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力度。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各界群眾參與管理,目前已開展相關試點工作。其次是創新基層公共文化管理機制。發揮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作用,維護群眾的文化選擇權、參與權和自主權。第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評價工作機制。建立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第三方評價機制。將公共文化機構績效考評結果作為確定預算、收入分配與負責人獎懲的重要依據。
記者: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必要加大政府財政方面的投入,《意見》在這方面有什么明確的要求?
楊志今: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財政投入的支持不可或缺�!兑庖姟诽岢�,要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合理劃分各級財政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支出責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切實保障提供基本公共文化產品和開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所必需的資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運行。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體制,加大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轉移支付用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規模,重點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傾斜,著力支持農村和城市社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保障基層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記者:《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是《意見》的一大亮點,請您介紹一下《標準》的具體情況。
楊志今:《標準》主要明確了2015至2020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政府保障范圍,具體由“服務項目與內容”和“標準實施”兩部分組成。“服務項目與內容”主要包括“基本服務項目、硬件設施和人員配備”,是《標準》的主體部分。“標準實施”重點對如何實施提出了要求。一是分級負責;二是要以縣為基本單位推進標準的落實;三是中央和省級財政對老少邊窮地區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資金予以補助;四是建立動態監測評價機制,加強對地方實施情況的督促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