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讀書 > 秘史再現

      皇帝心情決定科舉錄取名額:過壽喜事均屬利好

      皇帝心情決定科舉錄取名額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歷時1300多年的科舉選拔人才制度,對于中國文化的影響至為深刻。

        兀兀窮年讀書,為了什么?為了中舉人、考進士,被皇家選中,繼而成為官員,但錄取名額實在有限。

        清代早期,每個行省都有固定的科舉錄取名額。例如,順治初年鄉試的錄取名額分布為:順天、江南是一百六十多名,浙江、江西、湖廣、福建都是一百多名,其它省份遞減,最少的是貴州省,鄉試錄取名額為四十名。

        而會試名額卻不固定,或多或少,有清一代,以雍正庚戌年會試錄取406名為最多,乾隆己酉年錄取96名為最少。

        鄉試中,八旗子弟考生另有指標�!肚迨犯濉酚涊d:“鄉試中額,順治八年,定滿洲、漢軍各五十,蒙古二十,嗣減滿洲、漢軍各五之一,蒙古四之一。”后來,不再定八旗子弟鄉試錄取人數,錄取多少,臨時請示皇帝。

        清初的皇族宗室是不參加科舉考試的,但到了乾隆八年(1743年),宗人府在宗學中選拔玉鼎柱等人為進士,與普通進士一起參加了殿試,這是宗室會試的開始,但是沒實行幾次就停了。

        至嘉慶六年(1801年),“宗室應鄉試、會試始著為令”,規定宗室鄉試九人中錄取一人;會試時,“考官酌取數卷候親裁,別為一榜。”對于天潢貴胄的考生,另有一套錄取體系,不占用普通考生的錄取指標。

        史料顯示,清初“達官世族子弟,初制一體應試,而中式獨多”,官二代的科舉錄取率遠高于窮二代。以致康熙也覺得“搢紳之家多占中額,有妨寒畯進身之路”,遂“尋詔定官、民分卷之法”,盡可能地多給貧寒讀書子弟一些出路。

        通觀清史,自順治朝后期開始,科舉鄉試、會試的錄取名額常常因為各種原因發生變動。

        首先是根據執政需要,調劑科舉中式名額。譬如順治十四年(1657年)就要求“視人數多寡定中額”。下屆的鄉試,即順治十七年(1660年),又“減各直省中額之半”。

        而在多事之秋的咸豐、同治年間,因為對外對內的軍事行動耗資巨大,各行省先后以多種名義向朝廷國庫輸送餉銀各達數百萬兩。中央政府就根據各省輸送餉銀的情況,先后增加了各省鄉試的錄取名額。

        史書上清晰記載著,咸豐三年(1853年)正月“癸酉,以山西、陜西、四川三省紳民捐輸軍糧,加鄉試中額、生員中額”。這儼然就是交易,在人類的歷史上,交易常常以冠冕堂皇的形式出現。

        同時,皇帝的心情也是決定科舉錄取指標的關鍵因素。在太后、皇帝、皇后過圣壽,或皇家有大喜事,都屬于科舉的利好,朝廷很有可能加恩科考試以增加中式名額。這不僅在清朝鼎盛時期很普遍,即使是清朝末年也有。

        例如,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以明歲皇太后七旬圣壽,詔開慶榜,本年為癸卯恩科鄉試,來年為甲辰恩科會試,其正科鄉、會試并于下屆舉行。”這一來,錄取人數增多,皇家開心,讀書人也高興。

        但遇著了皇帝心情不好,讀書士子也會跟著“遭殃”的。乾隆九年(1744年),順天鄉試鬧出了“作弊門”事件,當場檢查出夾帶作弊考生40多人,嚇得3800多考生立即放棄了考試,并且,交白卷、沒完卷以及答案文不對題的考生還有幾百人。

        乾隆皇帝一氣之下不僅處罰了管理學政的幾位官員,而且“詔減各直省中額十之一”�!肚迨犯濉愤€記載:“雍正四年,以浙人查嗣庭、汪景祺著書悖逆,既按治,因停浙江鄉、會試。”可見,科舉考試錄取名額的主觀性是多么的強。

        最耐人尋味的是,晚清之際,外國勢力也左右著科舉錄取指標。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后,清朝派李鴻章為全權大使談判,在各國提出的十二條議款中就有這么一條:“各省有曾經殺戮西人,停止鄉試小考五年。”第二年,“四月,英人請直隸、山西�?�。”盡管張之洞竭力反對,但毫無效果。

      • 相關閱讀
      • 國外高考作文盤點:他們究竟考什么?

          2012年高考剛剛落下帷幕,前日《人民日報》援引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許子東的觀點,發文稱:&ldquo;跟香港比,內地的題目太文藝腔、太專,很多題目就算我身為中文系老師也無從下手!&rdquo;相比《憂與愛》、&ldquo;手...

        時間:06-11
      • 相信嗎,足球比賽最早用球是人頭

         國際通認,現代足球的發源地是英國。為什么會在英國?這里面有一個傳說&mdash;&mdash;古代的英國人間曾有一種野蠻的踢人頭游戲,由此英倫三島上最早的足球比賽中,使上的&ldquo;球&rdquo;不是皮球,而是長著一...

        時間:06-11
      • 蒲松齡十幾次"高考"失敗 寫詩罵考官太貪太黑

          在中國古代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蒲松齡那樣,熱衷科舉卻又不滿科舉,深受其害卻又堅忍不拔,才華橫溢卻名落孫山,科場失敗卻在文學上大獲成功&hellip;&hellip;  □戴永夏  蒲松齡的人生確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

        時間:06-08
      • 朱元璋:兩口子當眾親熱也是奸人,要受處罰

          偉大領袖朱元璋同學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希望建立一個完美的、純潔的、人民都一心向善、農民地位崇高的封建帝國,他的理想是&ldquo;務俾農盡力畎畝,士篤于仁義,商賈以通有無,工技專于藝業&rdquo;,意思就是說,...

        時間:06-08
      • 民國第一次選美:相貌出眾的阮玲玉為何落后胡蝶

          民國時期第一次選美活動是由陳蝶衣發起,定名為&ldquo;電影皇后的選舉大會&rdquo;。最后胡蝶以21334票評為第一名,而阮玲玉只得第三名�! ≌f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眾參與的選美活動,不得不提到陳蝶衣。陳蝶衣是...

        時間:06-08
      • 三千女兵成洪秀全最后屏障 最終慘烈自焚而亡

          太平天國的女兵孤獨地守衛著天王府,成了歷史最無情的犧牲。1864年天京城破、大隊清兵殺向天王府時,這些女兵自焚而死�! �1856年,三千名來自廣西的婦女,擋在了殺紅眼的&ldquo;北王&rdquo;韋昌輝前,為&ldquo...

        時間:06-08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