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剛剛落下帷幕,前日《人民日報》援引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許子東的觀點,發文稱:“跟香港比,內地的題目太文藝腔、太專,很多題目就算我身為中文系老師也無從下手!”相比《憂與愛》、“手握一滴水”這類不知所云的選題,國外與高考水平相當且同樣針對高中畢業生的作文,卻有著太大的不同。
考試1:法國法國高中畢業會考(LeBaccalauréat,簡稱BAC),由拿破侖一世在1808年3月17日頒布法令而創立�?忌饕且淹瓿筛咧袑W業的高中生。
作文題目:對于真理(相)的追求是否可能沒有利害關系?(2010年文科類)
詳細:盡管法國普通中學的學生升入高中以后,可以根據個人的愛好和特長選擇文學、經濟類或者科學類課程。但是無論是哪一科的學生,哲學都是必修課,哲學作文也是畢業會考的必考內容。而設置哲學課程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學會對周圍司空見慣的現象說“不”。
題目中什么是利害關系,以及在真理追求上會面臨怎樣的問題,都需要在完整的文章結構中描述清楚。只有一篇解釋完整、引用了經典作家論述、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并有清晰觀點與結論的文章,才能夠得到高分。
考試2:英國高中課程考試(簡稱A-LEVEL),英國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高級水平課程,也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幾乎所有英語授課的大學都已A-Level課程證書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準。
作文題目:哲學只是提問而并不回答,為什么學習它?
詳細:由于A-Level屬于單科考試,學生可根據自己興趣、愛好從67門課中選出3至4門課程,有選擇性的學習考試。因而每一門考試都有極強的針對性。對于即將完成“基礎教育”向“專業教育”過度階段、進入大學的文科類學生而言,第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學習它的意義”。
點評: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檸評價中國高考作文時曾稱:“學生進入大學后,我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讓他們忘掉高考作文的寫法,從零開始,重新對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人生思考進行闡釋和表達。”在西方普遍國家都已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的時候,我們的大學不得不肩負起重新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考試3: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簡稱SAT),是世界各國高中生申請美國名校學習及獎學金的重要參考。美國學生從9年級(相當于中國初三)就可以參加SAT考試了,考試次數完全不受限制。
作文題目:“我們大家都以為出名帶來幸福,似乎這是人們最向往的東西,我們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都是一種自我證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氣是一種可怕的負擔。把出名當作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費時間和精力的代價。”(克拉考夫斯基)是出名的人幸福還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詳細:所謂對價值觀的考核,并不是指當一個學生寫出自己愿意當名人、愿意為了高工資、為了虛榮工作,就會因為“向錢看”“思想不健康向上”等問題而被扣分。而是通過考察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得來進行評判,只要文章論證合理,一樣能夠的高分。
題目設置的意圖,與價值觀的“對錯”并無關系,只是希望通過一場自由的討論,讓每一位學生得以將自己的愿望、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以此證明自己是一個具有思想能力的受教育者。
點評:在價值觀的問題上中國作文命題常常講究“文道合一”,希望通過教學生作文來達到教學生做人的目的,因而體現思品修養的命題常常占據了高考作文的主流。而教育需要培養的是能夠發現并處理問題的成熟的社會人。過于重視道德評價,只會培養出一群不停揣摩、預設出題人想法的虛偽道德衛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