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酸、甜、苦、辣,色、香、味俱全,無不各具風韻。
一帆風順固然令人羨慕,但逆水行舟更令人欽佩。人的美德猶如名貴的檀木,經過烈火焚燒才會散發出最濃郁的芳香,最美好的品質也正是在逆境中被顯示的。“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逆境可以更好的彰顯人和事物的內在品質。逆境雖然是磨難,常常讓人畏懼,但更多的是也能讓人在困難中崛起。杏花春雨、和風徐徐,是怡人的順境,令人向往;寒冬殘枝、云繞飄雪,是人畏懼的逆境,令人不寒而栗。但不論你是否愛它,還是恨它,它們都是人生道路上所要遇到的必不可少的“美麗風景”。正如英國的培根曾經說的那樣:“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韌,這后一種是較為偉大的德性。對于強者來說逆境是上天給予他的最寶貴的財富,挫折則更是人生一所最好的大學。認識到了這一點,你就是強者”�?v觀古今,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和政治家大都是在逆境中坎坷中磨礪過來的,并且創造出了人類文明與偉業。翻開歷史的畫卷,無不以它的輝煌史實而閃爍在人類歷史的時空當中。司馬遷受宮刑而著《史記》;孔子與磨難相伴一生而留《春秋》;陳景潤“文革”受迫害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以頑強的毅力探索出了數學世界中的奧秘;強秦暴戾,眾生凋弊,國破家亡,含辱納垢,雖然逆境重重,項羽和勾踐,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雄才大略在狂風驟雨中奮起,成就了千古傳頌的宏圖霸業。所謂“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的古訓,不是正好詮釋了只有身處逆境的人,才能創造出驚人的奇跡的道理嗎?
有一位哲人說得好:“花盆里長不出參天松,庭院里練不出千里馬;平靜的湖面上練不出精干的水手,只有在狂風巨浪中才能磨礪出真正的勇士。”不經過一番苦苦的磨練,就達不到自己真正想要實現的效果。一個人身處逆境時,強者和弱者的區別就在于,強者在逆境中抓住了逆境背后的機遇,在逆境中創造了奇跡;而弱者在逆境中選擇了隨波逐流,在逆境中選擇了放棄。失敗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絕境中,成功者比失敗者多堅持了一分鐘,多走了一步路,多思考了一個問題。就像巴爾扎克說的那樣:“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嚯y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堅強的人是一筆財富。逆境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
有人還說“只要你有一顆不屈的靈魂,腳下總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是的,人生就像是一個不能確定的數學幾何題解,何時飛黃騰達,何時落魄潦倒,都難以預料。但是,無論處于何種境地,我們都要以平常的心態來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命運。寵辱不驚,泰然處之。同時,在我們的人生當中,無論是事業上的輝煌,還是精神上的落魄,無論是身處順境中的地位顯赫,還是身處逆境中的困難重重,都只是人生的一段經歷、一個部分。所以說,當我們的事業稱心如意時,不要洋洋得意,忘乎所以;當我們在人生旅程中遭受挫折時,不要悲觀失望,自暴自棄。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具有永不舍棄的精神,咬牙關挺住,斗志不消,壯心不已,我們就能在自己腳下那一片堅實的土地上走向成功彼岸!(作者:張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