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讀書 > 美文趣文

      唐朝曾有冷漠罪:發現火災不報告要判刑

      唐朝曾有冷漠罪

        如今有一些人,從利己主義立場出發,面對邪惡勢力及危害社會安全的現象不敢挺身而出,而是無動于衷或縮手縮腳�,F今法律,無法將這些冷漠的旁觀者繩之以法,人們只能在道義和良心上對他們進行譴責。但在唐代,這些冷漠的旁觀者則要受到法律制裁。

        《唐律疏議 賊盜律》規定:發生強盜及殺人案件時,被害之家及鄰舍,“同伍”(五戶為一伍)及“比伍”(鄰近的五戶)都必須立即向官府報告,“當告而不告,一日杖六十”。若是盜竊罪,則比照這一刑罰,減刑二等。當罪犯劫持人質時,“部司及鄰伍知見,避質不格者,徒二年”。意思是說:當看見有犯罪分子劫持人質時,“警察”及鄰居不沖上前去搏斗捉拿犯罪嫌疑人者,判刑兩年。

        《唐律疏議 捕亡律》規定:“公安人員”在道路上追捕罪犯,當追捕者因勢單力薄而無法制服擒拿罪犯,因而求助于道路上的行人時,“其行人力能助之而不助者,杖八十”。鄰居之間也有挺身而出抓捕犯罪分子的義務,“諸鄰里被強盜及殺人,告而不救助者,杖一百;聞而不救助者,減一等。力勢不能赴救者,速告隨近官司,若不告者,亦以不救助論”。

        如果看見發生火災,卻不報告不撲救,也要治罪�!短坡墒枳h 雜律》載:“諸見火起,應告不告,應救不救,減失火罪二等。”其刑罰比照失火罪減二等執行。假如說失火罪徒刑兩年,那么發現火災不報告或不撲救者則要判一年徒刑。(廣州日報)

      • 相關閱讀
      • 李雪順:真誠善良的何偉

          1996年,何偉以志愿者的身份來涪陵教書。我奉學校之命,去重慶接他。當時在他們可選的城市中,涪陵是最偏遠的,很多人覺得不解,不知道何偉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 ‖F在回憶起來,當初何偉和他的同伴亞當,可以...

        時間:03-26
      • 盧仁龍:中華書局百年啟示錄

        百年中華再出發,適逢文化強國戰略作為重大國策倡導實施之際,回顧、審視百年中華的發展史,對今日中國文化與出版有著深刻的啟迪與獨到的參考意義,簡而言之,可舉以下數端。 ...

        時間:03-2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