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雅
山城柞水乾佑河畔,休閑長廊設百米一亭,金頂紅柱,亭亭穿斗,結構若傘狀,每亭六柱,環形三方置美人靠,皆為木制。小亭既遮陽擋雨,又供游人歇息觀景。連綴于沿河一襲綠柳中,紅綠扶蔭,更添雅致。
每每坐歇于亭,有天然之景不召自來:藍天白云,燕尾剪空;水清波平,錦鱗游泳;樹綠草碧,翠色染衣。常來此間散步,呼吸鮮美空氣;享受陽光,聆聽水邊清風,感受自己心境,胸間慢慢長出一叢叢花朵,憂愁煩惱少了遠了,焦灼之心淡了冷了,慈祥、平和、淡定、大度、寬容就進入血脈化成品格。若有輕曼音樂相伴相隨,怎肯心生離意呢?
某日風雨后與友人坐于亭中,蝶兒翩翩,草掛珠玉串串如夢,細柳依依映著陽光,波光粼粼輕拍岸,彩虹弄新晴,竟不知天上人間了。相攜閱畢花光樹影,領略水面風來,聞過蟬鳴鳥啼,身心皆清。談笑間,把個醉翁亭的歡樂,敬亭山的雅靜忘了個一干二凈,疑為天下只此一亭,豈有它哉,賞玩到夕陽落山、明月初升興盡方回。
又一日,有鶴發老人們坐于亭中,眉飛色舞話桑麻談時尚擺趣聞,道新鮮空氣花錢買不到,嘆如此好日子再活五百年也不嫌多,甚至拿出樂器,吹拉彈唱自樂一番,直到暮云暗合才依依離去。
清晨蒞臨,有薄霧青煙裊繞,看對岸不分明,高樹露滴不時敲打亭蓋,聲雖輕傳之甚遠,亭內的美人靠積下一層夜露,要擦掃一番方能落座。晨練之人多步行,幾乎無人進亭,空留亭子待風吹過,待陽光入座,唯小鳥立于亭頂鳴聲不斷,逗得小孩拉住父母衣角索要。晚秋時沾滿淚滴的落葉如書箋早早飛來蓋著亭蓬,是欲訴說成熟的凄美,還是告慰能歸根的滿足?小亭不知,路人亦不知,也許不知是知也。
月夜坐亭別有風味�?罩幸惠喢髟�,河心寶珠一顆,風習習,月光光,露珠掛在葉尖上,路燈投影水中央,又生夢幻光。坐于亭中,會不會生出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的聯想?正冥想中來了一群美女帥哥在亭前弄花香滿衣,繼爾打情罵俏,摟著纏纏綿綿點燃青春浪漫。不過,下弦月里流浪漢、乞丐乃至打工仔來借住一宿也是有的。然而夜色以寬容之心悄然讀著亭前亭中的平和安祥清醒不發一語。
乾佑河畔,涼亭的形形色色是這支頹筆寫不了的,既然如此那就以突發一問作結:人們看涼亭美景如畫,不知涼亭看人又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