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讀書 > 書蟲侃書

      農家書屋何以書多了借閱的人卻少了?

      農家書屋何以書多了借閱的人卻少了?

        4月20日《寧夏日報》報道,寧夏著名殘疾女作家、永寧縣農民陸夢蝶用自家房屋開設的“田野書舍”,如今已經堅守著走過九個年頭。陸夢蝶說,2003年剛開辦的時候,書舍只有126本書�,F在雜志有1800多本,書籍有7000多冊,但“書多了,來借閱的人卻少了”。

        陸夢蝶的“田野書舍”,也就是農家書屋、鄉村圖書館。這幾年,農家書屋這個詞匯并不新鮮,很多地方都有建設。但像陸夢蝶這樣,一位殘疾人能在西北偏僻鄉村堅守九年,將“田野書舍”從百十本書發展到近萬本書刊,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的。毫無疑問,“田野書舍”能有今天的規模,與她個人的努力分不開,也與政府和社會的幫扶分不開。“田野書舍”的發展,能對農民的文化生活起到積極的作用。

        然而陸夢蝶反映的情況,“書多了,來借閱的人卻少了”,又值得深思。眾所周知,書籍只有被閱讀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如果沒人到“田野書舍”借書,藏書再多也沒價值,對書屋的經營也會成為無謂勞動。

        那么,到“田野書舍”借書的人何以變少了呢?很顯然,絕非陸夢蝶不希望讀者來,將借書者拒之門外。在筆者看來,這一情況首先反映的重要現實是,現在農村居民對讀書興趣的降低。不久前,安徽省政協委員汪瀟溪、河南省政協委員張景林等都發出呼吁,警惕農村正在出現的新的“讀書無用論”。如果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繼續嚴峻、農家子弟上升通道繼續堵塞,農村的“讀書無用論”估計會更嚴重。

        當然也要看到,到“田野書舍”借書看的人少了,不都是大家不愛讀書的原因。陸夢蝶也說,現在周邊的農民大都出去打工掙錢,網絡也方便,識字有文化的農民也自己開始買書看。換句話說,想看書或獲取信息的農民,不一定都要到她的“田野書舍”來借書,城里、網上、家里都可以。這是個好的事情。

        不過,既然現在“農民大都出去打工掙錢,網絡也方便”,也從另一個角度提示我們,單純提供圖書報刊的農家書屋,已經不適應形勢的發展了。一方面,“田野書舍”這樣的農家書屋,需要給讀者提供電子讀物、上網條件等。另一方面,政府和社會給農家書屋捐書時,不能光注重書的數量,而應更多提供能吸引農村居民的讀物。并且,由于現在交通等條件的變化,至少一些地方“村村建書屋”的做法,從成本收益的角度看是不盡合理的,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更好地利用資源,發揮書籍和書屋的作用。

        在感慨于“一個人的圖書館”之余,筆者專門查了陸夢蝶的情況。是書籍讓身患殘疾的她在人生最迷惘時找到未來的方向,這也是她擴大書舍的動力。她通過讀書獲得了剪紙技能,走上了創作之路,已經寫了四部作品。而她也說了書社的存在意義,是讓“村子里愛讀書的人通過這里的書走出農村,走向自己的人生舞臺”。那么,讓農家書屋“書多了借閱的人卻少了”的尷尬不再,必須成為受高度關注的問題。(新華網)

      • 相關閱讀
      • 閱讀,使城市更文明

          在第十七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媒體對各地全民閱讀活動情況給予了密切關注。如北京和諧家庭評價指標將&ldquo;家有藏書量300冊以上&rdquo;作為評價標準之一;深圳將&ldquo;全民閱讀狀況指數&rdquo;納入讀書活動考...

        時間:05-24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