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讀書 > 書蟲侃書

      天柱摩霄

      天柱摩霄

        大頂,也叫云蓋觀。

        到過大頂,才算是真正到過天竺山。

        云蓋觀坐北向南,觀前是大大的場院。正值道觀神像開光,信眾頗多,挨挨擠擠。場院東面,便是天竺山至景——天柱摩霄所在。

        天柱摩霄,與云蓋觀一脈相連,卻又孑然而獨立,其間一條窄窄的棧道,依山而架,其險無比,場院左側便修了一排堅實的欄桿。膽兒大一點的,便倚了欄桿,向左看去,天柱挻挻而立,陽剛而英氣;向下看,樹細如草,鳥失蹤跡,說心里不驚懼,實為謊言。

        初登山之時,天上并沒有陽光,而從鐵鐘坪上大頂的時候,陽光很是燦爛了一陣。正是這一陣的陽光,讓這孟夏山色清秀了許多。山間多變,此時的陽光已經淡去,漸漸霧起,天柱披紗之幽美,險壑籠霧之神秘,盡現無遺。

        我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懸空的棧道。

        這棧道確是一個險字了得!盡管知道這欄桿很是牢固,還是不得不一手扶了欄桿一手撐了山巖,緩緩地爬行。欄桿外面,一般是不去望的。偶爾瞥上那么一兩眼,或者遙視谷底心生懼怕,或者輕霧彌漫悵然若失。棧道雖短,不及五百米之長,要走完卻也頗耗一番時間。那霧,鳥兒般地輕捷,不留意時于眼前縈繞,著意看時卻已悠然而去。

        天柱之頂有近兩平米小臺,周圍生幾桿勁松。到這兒,之于游人,算是獵奇之心已足;之于道者,該為融于自然之始。

        于小臺之上,或立,或坐,或觀云蒸霧繞,或聽山風鳥鳴。之于游人,云纏山腰如美女起水袖,霧灑眉睫如越女浣輕紗,鳥鳴耳際,風棲發稍,心之澄之,性之凈之,天竺山之美,盡收心底;之于道者,云攜千山雨露,霧呈天地精華,鳥誦輕音可悅耳,風洗世累以清心,這險峰勁松流云飛鳥便越發的親近。

        這大頂之上,這摩霄之處,怕是隱世的佳地。人居天柱之上,若真無緣,縱立于大頂最東沿,也因濃霧的隔膜,無法窺到。就在此峰中,霧濃不知處。(商洛日報)

      • 相關閱讀
      • 偉大的時代,為什么缺少偉大的作品?

          新華網上海5月27日專電(記者肖春飛、劉旸輝、孫麗萍) 改革開放以來,文學創作成就不菲,但是相比于高歌猛進的經濟建設明顯滯后,缺乏力透紙背、影響深遠的經典大家與曠世力作�! ゴ蟮臅r代,為什么缺少偉大...

        時間:05-28
      • 山高月小

          &ldquo;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rdquo;  &mdash;&mdash;此為蘇軾《后赤壁賦》之開篇所寫。此石之境,我覺...

        時間:05-28
      • 古典戲唱詞中“南學”的由來

          我們在看古典戲時,經常聽到唱詞中有&ldquo;南學&rdquo;一詞。如《鍘美案》中秦香蓮的唱詞,《三娘教子》中薛三娘王春娥的唱詞,《劈山救母》中劉彥昌的唱詞,《花亭會》中張梅英的唱詞,《包公賠情》中包嫂的唱...

        時間:05-28
      • 梁曉聲:不能讓文化領域變成浮躁的全民娛樂場

          45集電視劇《知青》將登陸央視,本報獨家專訪編劇、著名作家梁曉聲,他不僅談《知青》,還首談新書、韓寒、文化責任,梁曉聲說&mdash;&mdash;  備受關注與期待的45集電視劇 《知青》將于5月29日在央視播出。該...

        時間:05-25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