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我覺得它住建部住房信息聯網爽約是正常的,不爽約才奇怪了。因為他在推進的過程當中遇到的阻力太大了,這個阻力主要是來自于既得利益,已經擁有住房的既得利益群體。他擁有的住房越多,他的財產越多,界線越模糊,越是灰色收入越是要阻礙住房信息聯網的成功。
包括像北京在內的,這些都是從技術上來看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他們有一些基礎的數據沒有輸入進去,比如在2003年之前的一些紙制的信息并沒有輸入電腦系統,那么在保障房或者是房改房,有的人擁有多套保障房也沒有納入這個住房信息系統。連大城市都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想象中小城市的情況會怎么樣。所以我認為其中主要就是地方政府配不配合的問題,如果這個不配合這個事情就難如登天。如果說他們愿意配合的話,這個事情推進起碼今年年內可以完成。
因為今年3月,個人住房信息全國聯網又和不動產登記條例捆綁在一起。國務院要求2014年6月底前出臺不動產登記條例,而它的技術基礎也是個人住房信息實現聯網。二者纏繞在一起,會推進住房信息聯網的進程嗎?葉檀稱,兩者必須配套共同推進住房信息聯網的進程。
葉檀:這兩者結合在一起說明了我們對于房地產的基礎數據的渴求,說明了推進的決心不會變,當然這兩個東西之間是彼此互相關聯的,個人住房信息是為未來的商品房包括住宅包括房產稅提供基礎數據的。另外一個像不動產,它主要是從物權這一方面來說,我們現在到底有多少土地有多少宅基地,它的使用效率怎么樣,個人擁有的財產怎么樣,是通過不動產里面體現出來的。那么它既包括個人的,當然也包括企業的,也包括政府的,所以它是一個范圍更加廣泛的這么一個統計。我想如果說兩者要結合起來做的話,沒有個人住房信息我們很難想象不動產的統計它可以做成,所以兩者必須配套共同推進。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葉檀認為通過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手段才能推進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工作。
葉檀:我覺得是有突破口的,比如在40個城市住房信息已經聯網了。這些聯網的城市它可以適時的向社會公開一些信息,而且它可以通過住建部跟這些城市之間形成一些互相的合作關系。遲遲不愿意公開信息的這些城市,它其實應該有一個黑名單,然后跟地方官員的政績掛鉤。這樣通過非常有中國特色的手段才能推進個人住房信息的聯網工作。(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