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40個重點城市個人住房信息聯網的消息一經問世,就引發了業內的各種猜想:會不會代替限購令?會不會加速房產稅的推廣?會不會迎來房價的拐點和樓市的動蕩……
“現在是聯網的初級階段,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至于西安開征房產稅視國家大政策而定。”對于各種猜測,西安市房管局市場部主任唐暉作了上述回應。
“小網”到“大網”西安市提前“備課”
據記者了解,早在去年,西安就已經以市級統一房產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建設為重點,以房屋登記數據為基礎,建成了個人住房信息系統。今年4月,也早已完成了住建部大網的連接。西安市房管局市場部一位工作人員說:“對于這次全國40個重點城市的聯網,我們運籌在握。去年初步建立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對于展開工作非常有利,不僅方便精準,還節約了不少辦公的時間。”
個人信息“有條件”開放配套體系正在逐漸完善
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后,個人的住房信息隱私權又該如何保護呢?
“該系統主要用于相關部門了解家庭住房情況,并不全部開放。”西安市房管局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聯網后,更多的是進行培訓和技術更新。因為聯網屬于前期探索階段,仍需要進一步完善。”其實它自身目前也暴露出一些弱點,例如難以覆蓋所有的人群,特別是不能了解以家庭為單位的房源信息;各地的信息采集標準不統一,口徑也不一致,因此要想保證西安市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還需要在土地制度、稅收制度以及社會保障制度方面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剛需購房不受影響 游資炒房受控
個人住房信息的聯網后,業內人士預測對樓市的監控作用不小,有助于抑制異地投機性炒房行為,但是對于普通購房者,特別是剛性需求購房者來說,這個系統沒有任何影響。
陜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石英認為,房聯網短期內不可能取代限購政策,但是那些資金量更大的區域游資也許會受到更有效的監控,而這部分資金對于推高房價有很強的能力,此次聯網的重點城市也正是這部分炒房者所比較青睞的投資地點。并且此次聯網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打擊異地炒房,對于在一個城市有多處房產,又在其他城市購房的炒房者將形成信息上的“監控”。(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