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地板行業和家居建材行業,論財大氣粗、論影響力,企業和賣場比起來,一般來說還是賣場略勝一籌,在國內地板制造企業中,高端的地板制造商僅僅占比不到10%,而60%~70%的地板制造企業都屬于中小企業。一般而言賣場都是充當家居業的“包租婆”,而企業就是”租客“,因此很多情況之下,企業還是要受制于賣場,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
賣場強勢表現之一:“綁架”開店
在地板賣場中,特別是知名大型地板賣場中,廠商與賣場間的話語權已經嚴重不對等。楊易表示:“賣場之所以會如此強勢,是由其無法替代性決定的。在地板制造廠商生產出產品后,其必須要有一定的銷售渠道,而由于自己建店直銷的投資規模巨大,大部分國內地板制造企業都無力承受,因此不得不依靠大型賣場的地理位置和影響力,來銷售自己的產品。”
近幾年,隨著地板成本的上升、同行間競爭加劇、市場環境不好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國內的家居企業盈利狀況都是每況愈下。目前,在國內地板行業,店面租金占到店面銷售額實際能夠達到10%~15%比例的地板企業非常少,大部分家居制造企業都是在20%~30%的店面租金占比中苦苦掙扎。
按照一般的商業邏輯,在銷售額不好的年景里,商家都會放棄開設新店的打算,不會再做無謂的投資。但是,現在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國內的地板制造企業大部分都是走賣場銷售的形式,而許多賣場都非常強勢,對商家開設新店有硬性的要求,因此許多的地板制造企業就不得不跟風開店。
盈利下滑的地板制造商不在少數。據了解,根據行業分析,地板行業中,店面租金占到店面銷售額的10%~15%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商家可以獲得合理的盈利利潤點;而如果店面租金占到店面銷售額的20%以上,那就給商家造成了很大的資金壓力,商家的日子會比較難過。
賣場強勢表現二:“霸王”規定
最近,在某家居賣場代理某全國性品牌地板的張老板收到一紙通知,這張通知中寫道,為了本地市場的良好發展,為了廣大經銷商的長久利益,商場通知現行規定:
1、凡在本地區其他商城開設同一品牌專賣店的業戶房租金額在同期租金的基礎上上漲50%—80%;
2、商場內業戶在其他某一指定商城開設其他品牌專賣店給予最低100%的租金漲幅;
3、該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規范執行。
“半個多月前吧,我們也受到了這樣一張通知,落款是商場的辦公室,但是沒有蓋章。”在三樓一個品牌家居店里,負責售貨的于小姐告訴記者,對于這份通知于小姐的反應是,覺得有點太過分了。“臉都氣綠了,這就是等于說你要是想干店,就只能在他們森博這里干,其它任何一家都不行,代理別的品牌在其它賣場干也不行。這是什么道理?”
張老板告訴記者,這個賣場是一家老牌家居賣場,以經營地板、建材為主,經營面積達6萬平方米,集中了國內近300個家居品牌,可以說是當地目前規模、口碑、效益都較好的主流賣場。 顯然,獨特的資源優勢使大賣場具有了強大的話語權,而廠商在和其的博弈中似乎沒有了立身之地。在記者的采訪中,許多地板制造商都將成本上升、租金上漲看做是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近年來人工成本與材料成本已經上漲了超過30%,而未來還有可能繼續上漲,同時,賣場的店面租金幾乎每年都在上漲,這在市場形勢不好的時候,無異于是前后夾擊。
“這就有點店大欺客的意思了,賣場做得好我們也不能就只在你一家賣場干啊。”張老板說,像她所代理的這個品牌是屬于全國性的大品牌,品牌的要求就是在地區每個大型賣場都要有店面,他要是不在其它賣場開店,品牌就會找別的代理商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