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分為三春,早春是頭一個月,仲春是第二個月,晚春是第三個月。中醫講四季養生保健,不僅要注意“天時”,在春天,還須把握“三春”各不同。
早 春
陰寒漸退,陽氣開始生發,乍暖還寒。
唐朝的千金方里有一句話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吃這些食物對于人體陽氣的生發是有好處的。早春時節,適當吃些蔥、姜、蒜、韭菜、芥末,不僅能祛散陰寒,助春陽生發,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此時宜少吃性寒食品。
仲 春
肝氣隨萬物生發而偏于亢盛。肝亢可傷脾,影響脾胃運化。
飲食少酸多甘,適當進食大棗、蜂蜜類滋補脾胃的食物,少吃過酸或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山藥、春筍、豌豆苗、菜花等,在春天食用也十分有益。
晚 春
氣溫日漸升高。
飲食以清淡為主,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等,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的食品,以防邪熱化火,患瘡癰癤腫等疾病。(商洛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