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孔令謙看來,保健酒的保質期有多長,要看其中一些藥材的特性。有些藥材的藥性比較長久,有些則會因為混入別的成分而發生質變等,所以從其保健作用上看,還是應該有保質期標注的。
張建也對法治周末記者坦言,過了保質期的保健酒,安全性沒有問題,但保健功能會有所下降。
行業標準需建立
在楊承平看來,我國當前的保健酒市場上已經有勁酒、椰島鹿龜酒等一些品牌產品,而且隨著消費者對保健酒的不斷認可與接受,其未來還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據悉,當前保健酒行業有380多家生產企業,取得保健食品批文的產品約440多種,保健酒企業雖多,但規模較大的企業數量還很有限。
“一些保健酒企業目前還處于小作坊式經營,這令人擔憂。”張建表示,“這些企業最容易出現問題,它們的行為往往會影響到整個行業的聲譽。”
因此,在鐵犁看來,想要實現保健酒行業的快速發展,就必須要通過加強立法和執法來保證食品消費者的安全,同時打造一批領袖品牌來推動行業發展。
但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健酒廠工作人員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當前保健酒行業可謂剛剛起步,甚至可以說還比較散,很多方面的監管基本還處于一種行業的自律狀態。
據了解,今年5月“中國保健酒聯盟”正式掛牌成立,其核心任務之一就是“加強保健酒行業共性技術研究,制定、推行保健酒技術規范、標準”,促使保健酒行業專業化發展。
“目前每個保健酒企業都在生產著不同產品,有不同的功效。相關部門應該介入民間聯盟,促使保健酒標準出臺。”楊承平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因為無論是什么產品,都要講一個標準;行業想要做好做大也要有標準。”
楊承平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保健酒的生產技術和檢驗標準都應標準化。
“保健酒市場假冒偽劣產品大量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生產過程還不標準。用什么設備都能生產,甚至有些加點色素、加點添加劑也說成是保健酒。”楊承平表示。
在楊承平看來,未來要單獨對保健酒進行規范,要明確什么樣的產品可以叫做保健酒,保健酒具有哪些不同的保健功能,其原材料組方能夠產生怎樣的功效等。
“由于目前保健酒的生產標準、技術標準的缺乏,也給檢驗的標準化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楊承平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整個行業還需要國家層面的檢驗標準。”
楊承平認為,工藝的進步是實現未來行業標準化的一個重要手段。
張建告訴記者,中藥定量提取技術和中藥指紋圖譜技術就是目前保健酒行業引入的兩個比較先進的中藥現代化技術手段,通過它們就可以進一步實現一些標準化的操作。
“比如,定量提取技術可讓保健酒中的中藥成分精確到毫克。”張建解釋道,以前泡出來保健酒根本不知道里面含有多少毫克的人參皂甙(即人參皂苷,是一種固醇類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人參屬藥材中),而通過這種技術廠家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配方,定量地提取所需原料了。
但楊承平也擔憂,保健酒行業作為新生事物起步較晚,業內少有規�;髽I,而小企業本身技術水平就較弱,同時也很難有足夠的銷售額來進行標準化技術與設備的投入,這也是擺在保健酒行業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