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健康 > 健康資訊

      護士喂嬰兒多美滋奶粉致上癮 多美滋介入調查

      護士喂嬰兒多美滋奶粉致上癮 多美滋介入調查

       

       

      護士喂嬰兒多美滋奶粉致上癮 多美滋介入調查

      央視曝光某醫院企業賄賂醫生護士,強行給孩子喂某品牌奶粉。(CFP供圖)

      央視指天津一婦產科因賄賂強喂“第一口奶”

      昨日,央視以“揭秘嬰兒第一口奶”為主題,指天津一家醫院企業賄賂醫生護士,強行給孩子喂多美滋奶粉,讓新生兒產生依賴,排斥母乳。對此,多美滋發出聲明表示“震驚”,稱已經立即調查,如發現有人違反公司制度將嚴懲。

      而有三甲醫院婦科醫生表示,醫生完全不會干預媽媽喂哪個牌子的奶粉,雖然職業風險巨大,但護士也可能有操作余地。

      昨日,央視記者的報道聲稱,多美滋在天津一個地區,花費不菲以支付“維護費”,即維護醫院和多美滋的關系。報道指,在這樣的金錢交易下,醫院的白衣天使,強行給新生的嬰兒喂食多美滋奶粉,使嬰兒習慣多美滋奶粉的味道,產生依賴,進而排斥母乳。

      多美滋稱會嚴懲違規者

      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查詢時,多美滋(中國)通過聲明表示對有關報道非常震驚和重視。“我們將立即就此事展開調查。”聲明說,公司嚴格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包括《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并為此設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

      “如有違反,我們將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多美滋說。對于央視昨日報道的“第一口奶”現象,多家奶粉生產商均不愿置評。但是在微博上,不少各地的父母表示其在醫院里接觸過多種品牌的奶粉。

      “無論是國家規定還是國際準則,都是主張母乳喂養,因此不允許奶粉進醫院宣傳。”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說,由于奶粉業競爭激烈,加上看準新生兒“轉奶”不易,一些奶粉企業在醫藥宣傳方面確有各種砸錢“潛規則”。包括贊助新婚夫婦和產婦講座、免費發孕婦奶粉、贊助產房設施、讓護士收集產婦信息等。“醫務渠道‘水深’,小奶粉商負擔不起。”他更指出,最近業內還傳言有大企業甚至瞄準“奶粉ATM”機,希望能把這一設備放進醫院。

      2009年中消協已警示,警惕嬰兒奶粉促銷干擾母乳喂養。奶粉商的促銷行為和媽媽的草率抉擇會使嬰兒失去了吃母乳的權利,無法獲得母乳喂養對于嬰兒終生的益處。

      各方反應

      消費者

      整個孕產期奶粉商“如影隨形”

      “在整個孕產期,奶粉商都如影隨形。”昨日,剛剛生完寶寶的市民黃敏(化名)對記者說,為了辦理準生證,她被要求到海珠區的一家醫院聽關于孕期營養和護理的課。在講課的中段突然進來了一個婦女,拿著水壺和茶杯,向在座的媽媽逐一詢問“要不要孕婦奶粉”。課后她還領到了奶粉商送的一包孕婦奶粉。

      黃敏告訴記者,此后她陸續到過三家不同的醫院,或聽課,或產檢,多次收到奶粉商的廣告宣傳冊、贈品。在一家公立醫藥的產科護士臺,她填寫接受免費產檢的各種表單時,護士給她拿出一份某奶粉商的表格,并引導她填寫“愿接受對方服務”。

      另一位新媽媽伍程(化名)告訴記者,在小孩出生后,醫院不接受她自帶的奶粉,而要求由院方統一安排喂養某品牌的奶粉,“若孩子住的時間較長,可能就習慣了某種口味的奶粉了。” (劉俊)

      醫院業者

      護士有操作余地 曾被警告

      “這樣搞定護士讓自家奶粉能成為首選的現象當然有,但是公立醫院與私立醫院、三甲醫院與二甲醫院、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的情況都不一樣。”廣州某三甲醫院一位婦科醫生告訴記者,他們醫院絕對不允許此類事情發生。

      “我們這曾出現過護士力薦某奶粉被院方嚴重警告的事情,此后也就風平浪靜了。”他告訴本報記者,雖然經常途經產科,但自己鮮有發現奶粉銷售人員的身影,“不知道是少了還是更低調了”。

      他告訴記者,奶粉推銷在該院頗有難度且目標受眾群非常小,“可以母乳喂養的媽媽,沒有護士敢冒險勸其奶粉喂養。醫生完全不會干預奶粉品牌選擇,護士可能有操作余地,但不一定真的都會這么做,畢竟職業風險大。”他認為,該“交易”的重災區應該不是三甲綜合醫院。

      業內曝光

      一個孕產婦名單就值10~30元

      “奶粉商在醫院更多是在做推廣,而不是賣奶粉。”和醫務渠道打交道的奶粉銷售主管李楊(化名)昨日告訴本報記者說,以某奶粉大品牌為例,做醫務推廣的人員遠高于銷售人員,一年發生在醫院里的費用占營業額約3%~5%,或占營銷費用10%,“但是這些做法都是灰色的”。

      1“名單費”

      把所有孕產婦的電話抄出來給奶粉商,一個有效的名單就值10~30元左右。

      2“輪奶”

      各品牌通過投標、贊助的方式,獲得免費給新生兒提供奶粉的機會。某奶粉進一家出生率高的醫院就要每年投30萬~50萬元。

      3“直銷”

      廠家免費提供給醫務渠道,或者最多以奶粉價格5折賣給醫務渠道,再轉售消費者,從中每罐可賺100~150元的差價。因明顯違規,此現象不多。

      4“派送樣品”

      在新生兒出院時,可以免費派奶粉,但是家長的通訊信息會給到廠家,每罐奶粉還可返還30~50元的“派樣費”。

      5“聽課介紹費”

      在針對孕婦的課堂上會派發帶有編碼的奶粉“優惠券”。如之后媽媽憑此買奶粉,一個“新客戶”可以返還醫務渠道100~200元。

      6“學術贊助”

      奶粉商經常請專家給醫務人員講課,費用一場下來最低廠家砸10萬元也不奇怪。還有以“學術交流”名義進行的各種醫務“聯絡”。

      7“通過醫務渠道和消費者溝通”

      例如,有一家奶粉商長期在醫院會議室贊助某“無痛分娩”課程,最后肯定會有時間留給奶粉商宣傳,再就是獲取消費者的通訊方式。

      • 相關閱讀
      • 我國轉基因食品名單公布 只批準番木瓜等商業化種植

          轉基因食品一直備受關注,網上流傳的&ldquo;轉基因食品名單&rdquo;靠不靠譜?國家正式批準生產或進口的轉基因作物有哪些?就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農業部及專家學者�! ∥覈D基因作物有哪些?  【回應】已批...

        時間:09-22
      • 專家:轉基因不意味不安全 個別商家誤導消費者

          轉基因技術自問世以來,就備受公眾關注,質疑、反對,甚至恐慌如影隨形。這一技術給世界帶來了什么?目前它在我國為何舉步維艱?  &ldquo;猶豫觀望、停滯不前,將會受制于人&rdquo;  關于轉基因技術的發展現...

        時間:09-22
      • “打飛機”容易誘發干眼癥 15分鐘必須休息一下

        據《青年報》報道,熄燈,上床,拿過手機再刷一下微信,再玩兩局&ldquo;打飛機&rdquo;,這已經是很多人睡前的&ldquo;保留節目&rdquo;。但是專家提醒,長時間地盯著手機等電子產品容易誘發干眼癥,要適當的閉眼休息一...

        時間:09-18
      • 六成以上床品成“睡眠殺手” 恒源祥上黑榜單

        床單、被罩等床上用品幾乎每天都會使用,陪您入睡的究竟是&ldquo;睡眠伴侶&rdquo;還是&ldquo;健康殺手&rdquo;?北京市消費者協會今天上午公布的床上用品比較試驗證實,41種樣品超過6成以上質量指標不達標,其中61%的...

        時間:09-18
      • 閱讀障礙不代表智力低下 大腦結構或異于常人

        9月是開學季,有的孩子歡歡喜喜地奔回學校,有的孩子卻為面臨的學業壓力苦惱,比如剛上二年級的文文。文文認字、看書、讀文章都非常地困難,同 一個生字他要花上比其他同學多許多的時間來認識并記住讀音,閱讀起文章...

        時間:09-18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