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們認為,該技術已經具備產業化條件,若在我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部署以該方法的監測網,則可使我國流體化學地震監測能力得到較大提高,有利于建立一套比較系統、實用、物理意義明確的地球化學氫氣綜合地震短臨預報指標體系,有效獲取我國大陸強震前兆信息。
昨天,記者聯系了劉耀煒。他告訴記者,他已和王維熙教授一同前往四川,對安置在那里的設備進行研究測試,對設備的通訊和其他主要方面進行改進。
“如果把它納入到無線網絡,就可以遠程遙控。”劉耀煒說,這樣,全國各個地震觀測點都可以及時獲取監測信息,及時預警。
不過,劉耀煒同時也強調,這個地震儀還需要經過更長時間的測試。“進入推廣,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