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綜治辦、青團中央及全國普法辦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見》,《意見》要求將法律素質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積極探索在中小學設立法制教育專職崗位,中小學要聘用1-2名法制教育專任或兼任教師。
國家實施普法規劃以來,各地、各學校越來越重視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廣大青少年學生法律素質有了明顯提高。但從總體上看,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仍然存在定位不夠明確、思想認識不夠到位、教育內容不夠系統、保障條件不夠有力等問題,直接影響了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效果。
《意見》明確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總體要求。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要以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培養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為根本目標;要自覺遵循青少年學生成長規律和法制教育規律,堅持規則教育、習慣養成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堅持課堂教學主渠道,積極開拓第二課堂,深入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統籌發揮學校、家庭、社會各方作用。
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貫穿于大中小學法制教育全過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格局,充分發揮社會教育在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中的作用。要重視對特殊青少年群體的法制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家庭、學校有針對性地對有不良行為學生開展法制教育。專門學校要適當增加法制教育的內容,通過多種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矯治。要特別重視開展好未成年犯管教所、強制隔離戒毒所、勞教所、拘留所、看守所等特殊場所內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意見》還要求,落實法制教育相關課程和活動。將法制教育納入學�?傮w教育計劃。高等學校要開好《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開設法律選修課和法治講座。支持中小學在語文、歷史、地理等課程中有針對性地滲透法制教育,在安全、環境保護、禁毒、國防等專題教育中突出法制教育內容。學�?衫眯律雽W教育、主題班會等形式開展法制教育活動。學校要保證法制教育時間,不得擠占、減少法制教育課時和法制教育活動時間。
加強法制教育資源建設。鼓勵和支持地方編寫出版符合中小學學生認知特點和理解接受能力的法制教育課件、音像資料等法制教育教學資源,并積極創造條件免費提供給中小學校。加快建設好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推進青少年法制教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鼓勵利用學校結構布局調整閑置的校舍場地,規劃建設專門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意見》進一步要求,增強法制教育的實踐性。鼓勵學校組織模擬法庭、法制征文、法制繪畫等活動。要創造條件,為學校組織學生參觀各類國家機關、觀摩執法、司法活動提供便利。讓學生參與學校建章立制過程和社會公共事務,提高學生的公民意識和法律運用能力。鼓勵各地開發網絡教育課程。
積極探索在中小學設立法制教育專職崗位。中小學要聘用1-2名法制教育專任或兼任教師,鼓勵高校法律專業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鼓勵其他教師參與法制教育。暫不具備條件的學校,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可采取多校共同聘用法制課教師的方式。加強對校長和教師的法制培訓,將法制教育內容納入“國培計劃”。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有針對性地組織專門的法制課骨干教師、專任教師培訓班,在其他各類教師培訓中增加法制教育內容。完善兼職法制副校長(輔導員)制度,進一步明確其職責,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加強法律志愿者、專業社工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本地高等學校法律院系教師和大學生、離退休法律工作者等專業人員的專長,為學校法制教育服務。
《意見》還明確,強化經費保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要統籌安排相關經費,支持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學校要將法制教育納入學校工作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將所需經費納入年度預算。
健全法制教育考核與督導制度。將法律素質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教育行政部門要把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情況納入依法治校工作指標體系,將學生法制教育作為對學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要將學校法制教育納入教育督導范圍。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相對滯后的學校,有關部門要予以督促和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