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蘋果、谷歌、微軟三大IT巨頭在智能語音市場的積極布局,國內企業終于選擇抱團迎戰。8月1日,由科大訊飛、華為、聯想、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19家企業聯合發起的中國語音產業聯盟在北京成立。
多位業內專家和企業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蘋果、谷歌、微軟三大IT巨頭憑借各自優勢已在智能語音產業紛紛布局,面對三巨頭的強勢,國內企業通過成立產業聯盟,能夠有效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有助于在競爭中占據主動。
智能語音產業主要指通過語音合成技術和語音識別技術,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的產業。一般來說,用戶只需要用說話的方式給服務終端發布命令,就能得到相應的服務。這一產業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已出現,但并不為普通消費者所熟知。近年來,隨著蘋果、谷歌、微軟等公司先后推出Siri等智能語音服務,這一服務以及相關產業也開始被普通消費者和投資界所關注。目前,智能語音產業已經成為IT領域中的新興產業,用戶認知度和市場規模正在逐漸擴大。
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介紹,智能語音技術在智能家電、移動設備、車載設備、兒童玩具、辦公應用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相關產業和市場在未來幾年內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海通證券研報指出,盡管目前智能語音產業規模較小,但增速卻很快,在未來5年內,行業年復合增長率有望超過25%,特別是在智能手機、玩具、車載導航、智能家電等領域,將會呈現爆發式增長。當天會上,有業內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智能手機、智能家電等行業的需求日益顯現,到2015年智能語音產業的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億元。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2000年之前,智能語音市場被國外廠商壟斷。之后,國內廠商迎頭趕上,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技術上已經可以和國外廠商分庭抗禮。但國外廠商在產業鏈整合、市場推廣等方面,均優于國內企業,在競爭中占有一定優勢。“蘋果擁有結合緊密的軟硬件和成熟的產業鏈,谷歌擁有開放的安卓系統,微軟擁有幾乎是壟斷的操作系統。這些優勢國內廠商都不具備,因此在與這些巨頭競爭時,就需要國內企業聯合起來,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劉慶峰認為,成立產業聯盟有助于國內企業和國際巨頭展開競爭。
楊學山還指出,未來5年,智能語音技術將成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新的輸入和輸出方式,一旦被廣泛應用,將再次改變相關產業的生態環境,并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目前,蘋果、谷歌、微軟等巨頭已開始積極布局,并先后推出了各自的智能語音服務。在國內單個企業實力較弱的狀況下,成立產業聯盟將促使企業抱團迎戰國外巨頭。(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