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拢玻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又到元宵賞月時。在吃湯圓、觀花燈的同時,如何更好更科學地欣賞天空中珠圓玉潤的圓月?天文專家在此為公眾支招。
月亮是一個特殊的天體,從地球上觀看,月亮的“表情”非常豐富,朔望之變化,盈虧之消長,上弦下弦之不同,一天一個樣,自古以來就給了人們無限的遐想空間,是中國人寄托情思的重要載體。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鐘大新表示,在我國,人們喜歡賞月不僅是為了觀賞明月之美,更是喜歡通過賞月這種方式來寄托對遠方親友和家鄉的思念之情,抒發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對美好理想的憧憬。正因為如此,自古以來,頌月抒懷之作,名篇迭出,傳誦至今。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今年的元宵月卻是“十五的月亮十七圓”。根據測算,最圓時刻出現在26日4時25分。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表示,雖然今年元宵節當晚的月亮并不是最圓的,但絲毫不會影響公眾體會“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意境。
“賞月最好選擇地勢較高視野開闊的地區,如果能遠離城市燈光則觀賞效果更好。”史志成建議,賞月的人們不妨從觀賞月出開始。“日落后,如夢如幻的月亮就會從東方冉冉升起,似圓鏡,如玉盤,仿佛在為人間千家萬戶祝福。”
鐘大新提示說,由于月球圍繞地球的公轉周期與月球自轉周期相等,所以月球總是以同一半球面朝向地球,僅就為賞月而言,人們只需熟識月球正面的主要特征就可以了。因此,如果天氣晴好,公眾用肉眼細觀月亮,可以看到月亮表面有些地方較明亮,有些地方較陰暗。明亮部分是山脈、高原和環形山(月坑),陰暗部分是平原和低地。“有條件的公眾,用放大倍數在10倍以上的雙筒望遠鏡,可以清晰地看到月亮上的環形山和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