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連續推出優惠政策,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寧夏近日決定,將建立企業科技創新后補助機制,其中單個企業一次性補助最高可達500萬元,以吸引國內外創新資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提升科技創新對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
據自治區科技廳介紹,寧夏堅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則,鼓勵和引導企業按照市場需求先行投入開展科技創新。對企業自籌資金開展應用研究、試驗發展、成果轉化等技術創新活動的,單個企業一次性補助最高可達500萬元。其中,企業自主開展產品開發的、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合開發的,以及企業獲批國家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的,寧夏將按照企業的投入給予20%的補助,高新技術企業相應補助標準提高到30%。
為吸引和集聚國內外創新資源,寧夏對進駐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和技術創業的團隊、持有自主技術進行成果轉化或直接商業化生產的企業實行優惠政策,即前5年由所在地政府提供實驗室、中試用房及科研設備,后5年減半收取用房、設備等租賃費,也可由企業一次性或分期回購。
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寧夏重點支持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建立一流的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平臺。自2012年起,寧夏對新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新認定的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獎勵資金將專項用于企業技術中心改造實驗室、購置和更新研發儀器設備及軟件,并對已投入使用的儀器設備進行日常維護。
與此同時,寧夏支持中小企業引入區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建立企業技術研發機構。對這類研發機構,以區內企業為主導的,經認定后,連續3至5年每年給予30萬元的資金補助。
目前,寧夏正在實施“塞上英才”工程,計劃用10年時間培養選拔百名學術領軍人才,授予“塞上英才”稱號并給予物質獎勵,以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工作。今年2月中旬,寧夏首批“塞上英才”出爐,來自農業、林業、醫學等領域的24名領軍人才獲得表彰,每人獎勵50萬元,用于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