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首次峰會。深秋時節,一如當時的全球金融市場,寒意逼人。
2010年6月26日至27日,第四次二十國集團峰會即將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初夏時分,恰似時下脆弱復蘇中的世界經濟,涼熱飄忽。
從華盛頓到倫敦,再到美國匹茲堡,又到“楓葉之國”的第一大城市多倫多,不到20個月的時間,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四度聚首,共商大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四次亮相二十國集團的舞臺。
每一次峰會,中國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每一次峰會,胡錦濤主席的講話都在國際社會引起熱烈反響。
二十國集團峰會,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平臺。在這個全新的平臺上,中國一次又一次展示著一個發展中大國的智慧和力量。
6月24日晚,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渥太華出席加拿大總理哈珀舉行的歡迎宴會。這是胡錦濤主席在宴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樊如鈞 攝
關注中國宣示
提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主張,宣介中國政府采取的相關舉措,闡明中國對全球經濟治理的立場,是胡錦濤主席在歷次二十國集團峰會上發表講話的重點內容。
在華盛頓,胡錦濤主席在《通力合作 共度時艱》的重要講話中,深刻分析了金融危機發生的根源,呼吁采取包括加強宏觀經濟政策調控、深化國際金融監管等在內的“一切必要措施,盡快恢復市場信心”,同時明確提出了國際金融改革的方向和原則。這一講話對峰會基調的確定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倫敦,胡錦濤主席在《攜手合作同舟共濟》的重要講話中,重點強調了中方加強金融監管、反對保護主義,重視發展中國家利益等主張,同時提出了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指導性原則和可操作性的建議,受到與會各方高度重視。
在匹茲堡,胡錦濤主席在《全力促進增長推動平衡發展》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要“堅定不移刺激經濟增長”、“堅定不移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堅定不移推動世界經濟平衡發展”。這一論斷,成為匹茲堡峰會協調宏觀經濟政策的基礎性判斷。在當時全球經濟從危機走向復蘇的關鍵時期,胡錦濤主席闡述的關于促進國際經濟金融合作的看法、主張和措施得到與會多國領導人的熱情贊譽。
俄羅斯總統助理阿爾卡季·德沃爾科維奇評價說,中國國家領導人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上的主張是從整體上穩定世界經濟的重要因素。
6月24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渥太華同加拿大總理哈珀舉行會談。新華社記者樊如鈞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