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人作案被公訴后,拒不交代自己真實年齡和身份,法庭將如何審理?近日,灞橋區法院就審結了這樣一起特殊案件。最終,法院采取委托鑒定機構對被告人進行骨齡測定等方法,認定他作案時已年過18歲,并依法對他作出有罪判決。
2010年6月21日下午5時許,聾啞人李某和同伙來到灞橋區十里鋪長樂東路附近一煙酒商店,李某的同伙先以買飲料為由,把女店主騙到店外結賬。店主出來后,李某乘機進入店內偷盜現金。正在這時,男店主下班回來,發現李某正在偷錢。李某和同伙逃跑時遭到男店主阻攔,李某將對方多處咬傷。后群眾和民警聞訊趕來,將李某現場抓獲,并從他身上查獲被盜現金5000余元。
歸案后,偵查機關請來聾啞學校老師與李某交流,但李某始終不配合,不肯告知自己的真實年齡等。案件后起訴至灞橋區人民法院。
由于被告情況特殊,庭審前,法院委托了有資質的鑒定機構,對李某進行骨齡鑒定。鑒定結果顯示,李某年齡已超過18歲。同時,法院還依法為其聘請了啞語翻譯人員,指定了辯護律師。
庭審中,對法官告知的訴訟權利義務,公訴人指控內容、被害人陳述、證人證言等,啞語翻譯人員都一一向被告人李某做了手語翻譯。但是,對此李某均不予理睬,無手勢應答。
灞橋區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李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抗拒抓捕,致被害人輕微傷,行為已由盜竊轉化為搶劫。由于系聾啞人犯罪,對他依法予以減輕處罰。根據案件查實的證據,法院最終依法判處李某有期徒刑2年,并處罰金2000元。宣判時,李某明白自己被判處的刑罰后,流下了眼淚。(本文來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