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爆料:生產過程中熒光劑殘留成隱患
一家業內資深食品紙張代理商項目經理尹先生認為,食品包裝中檢測出熒光劑殘留主要有兩種可能:其一是出于成本考慮,企業并沒有采用安全的食品級卡紙或白牛皮紙,而是采用價格相對低廉的普通用紙;其二是生產企業使用同樣的生產設備加工食品級和非食品級用紙,管道中的熒光劑未被徹底清潔,導致食品用紙生產過程中存在間接污染。
尹先生透露,目前食品級雙膠紙、卡紙以及白牛皮紙的價格較同類的用紙高出10%以上,比如普通牛皮紙的價格為7500元/噸,而食品級牛皮紙的價格則高達10000元/噸,相較前者高出三成多;普通卡紙與食品級卡紙的差價則更為懸殊,普通卡紙的價格目前為5500元/噸,而食品級卡紙的價格高達8000元/噸,較前者高出近45%。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我國對于間接接觸食品的中間層及外層用紙并未提出明確規定,導致仍有部分國內品牌未對紙張的間接污染予以足夠的重視,在中間及外層采用非食品用紙。
尹先生說:“以方便面的碗蓋為例,薄薄一層碗蓋就有PE膜、雙膠紙、鋁箔等五層結構,盡管國家對于直接接觸食品的內層材料有過明確標準,但對于中間的雙膠紙未給出明確標準。部分本土方便面品牌仍然在中間層使用高白紙,雖然不直接接觸食品,但在摩擦、壓制、烘干過程中,產生的氣體、碎屑等都可能產生間接污染。 ”
然而尹先生也坦言,近年來,隨著企業安全意識的提高,不少國際及本土品牌都開始使用60g的食品雙膠紙,防止間接污染。(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