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昆玉6月15日電 (高小霞 顧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昆玉市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生態環境極為脆弱。地處風沙前沿的職工群眾一直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位,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林果產業,走出了一條“治沙+致富”“生態+增收”的路子,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走進第十四師二二四團萬畝紅棗園,棗樹抽出嫩綠新芽,煥發勃勃生機,連隊職工正忙著抹芽、施肥,為紅棗豐收打基礎。誰曾想到,眼前的這片綠洲,在十幾年前還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經過職工艱苦奮斗,才創造出如今的萬畝棗園,讓沙漠披綠裝,團場展新顏。
王來雙夫婦是最早參加二二四團開發建設的職工,如今,50畝紅棗園已成他家“綠色銀行”�!拔胰ツ陾椬邮樟�20多噸,掙了十多萬元�!�
王來雙給自家棗樹抹芽�!「咝∠� 攝王來雙至今仍記得2005年剛來到二二四團的情景:“風沙特別大,林帶也沒有種起來,一刮風,風沙鋪天蓋地就過來了�!�
來到二二四團后,團場給王來雙夫婦在連隊分了一套住房,發放了生活物資和每個月900元的生活補助。同時,兩人還分到50畝紅棗地,從此開啟了在沙漠里種棗治沙的生活。
在毫無遮擋的沙漠里種植紅棗,艱難程度遠遠超出想象。很多時候,剛栽下的棗樹苗,一場風沙刮來,不是被吹跑,就是直接被沙子掩埋,只能一遍又一遍重新補種。
為了讓棗樹苗更好生長,不受風沙侵蝕,與風沙斗智斗勇的兵團人想出了給棗樹苗罩紙杯的辦法�!暗箍奂埍菫榱朔里L沙,不然風沙一過來,就會把樹苗給吹死,扣上紙杯后,它們防著風沙、護著芽子,樹苗就能慢慢長大�!蓖鮼黼p說。
與此同時,二二四團還在每一片棗園周邊都建起林田防護林,有了林帶的保護,棗樹得以更好存活下來。
經過三年精心呵護,栽種下去的棗樹苗一點點茁壯成長。2007年,王來雙收獲人生中第一批紅棗,雖產量不高,但他心里卻滿是歡喜�!爱敃r看到樹上全是紅彤彤的棗子,特別開心,付出的勞動終于有了收獲�!�
棗樹有了效益,王來雙的信心也就更足了。在團場連隊的幫助和指導下,王來雙從對種植管理紅棗一竅不通的“小白”,逐漸成為一名紅棗種植的“土專家”。
“剛來的時候什么都不懂,后來參加團里組織的紅棗種植技術培訓,現在關于紅棗種植的內容我都知道�!彼f。
17年的種棗生活雖然艱辛,但也讓王來雙收獲“甜蜜”幸福。如今,這片“綠色銀行”不僅讓一家人買了房、買了車,去年還把連隊的老房子重新進行了裝修。
在二二四團,植保機在進行病蟲害防治作業�!☆櫻� 攝沙漠變綠洲,戈壁成良田。近年來,隨著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不斷深入,新疆兵團團容連貌都發生明顯改變,寬闊明凈的柏油路、整齊有序的農家小院、多彩的文化墻、熱鬧的商業街,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不斷提升。
王來雙對此深有感觸,“以前連隊環境不好,現在種了大量的花草、果樹,環境改善得非常好�!�
在接續種棗治沙的努力下,二二四團如今擁有掛果棗園13.1萬畝、各類林果樹5.6萬畝、防風固沙林地4萬畝,構筑起一道道防風屏障。22萬畝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向沙漠腹地推進25公里,創造“人進沙退”奇跡。
二二四團是第十四師昆玉市乃至新疆兵團防沙治沙的一個縮影。如今,第十四師昆玉市林果業種植面積就有近32萬畝,整個新疆兵團達到近300萬畝。2021年,新疆兵團水果產量逾475萬噸,其中紅棗產量超210萬噸。
據第十四師昆玉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蔡武基介紹,在第十四師昆玉市轄區,初步構建了以特色果林為骨架、大型防風固沙林帶為裙帶、天然荒漠林為前鋒的立體綠色生態安全屏障。
除在農田外圍、沙漠邊緣大力植樹種綠,近年來,昆玉市城區持續實施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截至2021年,城區綠化覆蓋面積逾229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0%。一座“人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正一步步變為現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