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雙碳“1+N”政策體系再添新成員

        我國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持續提高

        雙碳“1+N”政策體系再添新成員

        核心閱讀

        近年來,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取得積極進展。2021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8%,比2005年下降50.3%。

        □ 本報記者 張維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新近又有大動作。

        近日,兩份重要文件先后印發。一份是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的《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以下簡稱《適應戰略2035》),對當前至2035年適應氣候變化工作作出統籌謀劃部署。

        另一份是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出系統部署。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下一步,要繼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持續推動相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煤炭消耗顯著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受人類活動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響,全球變暖的趨勢不斷持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出增多增強的趨勢。過去50年與天氣、氣候和水有關的災害占所有自然災害的50%,死亡人數占比45%,經濟損失占比74%。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災害數量增加了5倍,災害損失增加7倍多。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成為全球最主要的中期和長期風險之一。

        近年來,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據趙英民介紹,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2021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8%,比2005年下降50.3%。

        2021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0%,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6.6%左右,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0.6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44.8%,其中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突破3億千瓦,穩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2021年,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收官,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

        “低碳試點示范和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不斷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持續提高,全社會低碳意識不斷提升�!壁w英民說。中國還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已經成為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當然,氣候變化的問題依然需要重視。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巢清塵研究員說,未來全球將持續變暖,且以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最為明顯,陸地增溫幅度更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頻次和強度將進一步增加。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經濟總量增長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深,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安全造成的風險將日益增加�!坝捎跉夂蛳到y的慣性,變暖趨勢甚至會延續幾百或上千年,所帶來的極端事件和緩發不利影響,作為重要的非傳統安全因素,將成為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建設美麗中國進程中面臨的重要風險�!背睬鍓m說。

        適應減緩協同并進

        為進一步強化我國適應氣候變化行動舉措,提高氣候風險防范和抵御能力,近日《適應戰略2035》發布。

        這不是我國第一次發布相關戰略,早在2013年,我國首次發布《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

        巢清塵分析說,與2013年的相比,《適應戰略2035》在基本原則上更加突出了預防為主,樹立底線思維,提升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氣候韌性。更加突出適應行動要基于科學評估,要強化系統布局,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等重大規劃有機銜接。更加注重統籌聯動,堅持適應和減緩協同并進。在目標設定上進一步細化了分階段要求,明確了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主要目標。

        《適應戰略2035》還以更為基礎性的視角強化了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明確了長期、穩定、連續和完備的氣候變化觀測網絡在氣候風險評估中的基礎性作用,明確了監測精密、預報精準、評估精細在適應氣候變化工作中的重要價值。

        《適應戰略2035》中的另一個亮點也值得關注:將全國劃分為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北、西南、青藏八個大區,并結合各區域經濟社會狀況及發展定位,分別提出各區域適應氣候變化的主要任務,為各區域開展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提供指導。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鄭大瑋說,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和風險具有顯著的區域差異,不同區域氣溫、降水變化不同,面臨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類型不同,涉及的敏感脆弱領域優先級不同。

        針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區域這些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的五大重大國家戰略區域,《適應戰略2035》也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專設了“提升重大戰略區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一節,明確了重大戰略區域適應氣候變化的任務方向,對于強化重大戰略區域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鄭大瑋說,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自北向南,縱貫東部,是我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經濟和人口高度集聚;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區域,源起青藏高原并自西向東,橫跨全國,既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與上述重大戰略區域人口、經濟、社會等因素疊加,極易引起較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帶來巨大挑戰。

        減污降碳高效協同

        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對溫室氣體排放與環境污染物進行協同治理。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指出,環境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具有高度同根、同源、同過程特性和排放時空一致性特征,化石能源消費、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居民生活等均是環境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這意味著減污和降碳具有一致的控制對象,兩項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協同推進。

        “煤炭等化石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既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也會產生顆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氣污染物�!眹覒獙夂蜃兓瘧鹇匝芯亢蛧H合作中心副主任馬愛民說,溫室氣體與環境污染物具有同根同源性,而溫室氣體與環境污染物在控制措施方面也具有協同效應。進一步將大氣污染防治與溫室氣體控排措施深度融合,將加快生態環境質量由量變到質變的改善進程。

        面對環境質量改善與溫室氣體減排的雙重壓力與迫切需求,《方案》出臺。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方案》錨定美麗中國建設和實現“雙碳”目標,統籌大氣、水、土壤、固體廢物、溫室氣體等多領域減排要求,在科學把握污染防治和氣候治理整體性的基礎上,以碳達峰行動進一步深化環境治理,以環境治理助推高質量達峰,提升減污降碳綜合效能,實現環境效益、氣候效益、經濟效益多贏。

        這位負責人說,《方案》是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治理、形成減污降碳協同推進工作格局、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工作只有落地才能增效,推動減污降碳協同落地見效,需要在多層次、多領域推動試點的基礎上,科學評價相關成效,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由點及面在全社會形成減污降碳高效協同的工作格局�!蓖踅鹉险f。

        王金南表示,科技創新是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核心驅動力,要圍繞能源、電力、工業、交通、建筑以及生態碳匯等領域的減污降碳技術發展需要,加強科技落地和難點問題攻關。經濟政策是落實《方案》的重要保障,要推進氣候投融資試點,推動實施有利于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價格、財稅、金融政策,引導經濟綠色低碳轉型�;A能力是提升減污降碳的根本支撐,要拓展完善天地一體監測網絡,健全排放源統計調查、核算核查、監管制度,研究建立固定源污染物與碳排放核查協同管理制度,實行一體化監管執法。

      • 相關閱讀
      • 遼寧省長視頻調度丹東市疫情防控:盡快實現社會面清零

          李樂成在視頻調度丹東市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  用心用情抓實抓細 盡快實現社會面清零  本報訊 記者史冬柏報道 6月23日晚,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樂成主持召開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專題調度會議,深入學習貫徹...

        時間:06-24
      • (人民幸福生活)“90后”村支書和她的家鄉:“打開”古鎮 活化古厝

        梅、李是永泰特有農產品,林露露帶領村民用文創手法研發鄉村游伴手禮�!∈茉L者供圖  中新網福州6月24日電 (記者 林春茵)莊寨群、大樟溪、梅李林……福州市永泰縣的景致風物吸引游客紛至沓來,讓福州市永泰縣嵩口鎮...

        時間:06-24
      • 聚焦智能科技助力“雙碳” 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舉辦專題高峰論壇

          中新網北京6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發布消息說,由該中心和“科創中國”青年百人會、天津市科協、天津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高峰論壇——“科創中國”智能科技助力“雙碳”論...

        時間:06-24
      • 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統籌推進各領域反腐敗斗爭,讓那些反復發作的老問題逐漸減少直至不犯,讓一些滋生的新問題難以蔓延,堅決把增量遏制住...

        時間:06-24
      • 時政新聞眼丨在金磚會晤現場,習近平強調這件事對世界至關重要

          在世界政治經濟版圖中,金磚五國分量不輕。2017年主持金磚廈門會晤時,習近平主席說:“沒有我們五國參與,許多重大緊迫的全球性問題難以有效解決�!薄 r隔五年,6月23日晚,習主席在主持金磚會晤時,再次談到...

        時間:06-24
      • 近鏡頭丨“今天我是如約而來”

          從小到大,上過無數堂課。其中一堂,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學生李啟宇最難忘:“三年前的場景,我仍然記憶猶新。習爺爺當時說的話,為我們點撥了未來�!薄 �2019年12月19日,當習近平主席的身影出現在澳門濠...

        時間:06-24
      • 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完成修改

        權威快報|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完成修改6月24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完成修改充實“總則”內容優化會議組織安排完善議案審議程序增加規定專題詢問等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

        時間:06-24
      • 【央視快評】為世界注入積極、穩定、建設性力量

          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晚在北京以視頻方式主持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習主席強調,本次會晤正值人類社會何去何從的關鍵節點。金磚國家作為重要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大國,要勇于擔當、勇于作為,為世界注入...

        時間:06-24
      • 臺灣威力彩6.1億新臺幣頭獎1人獨得 獎落彰化縣

          中新網6月24日電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臺灣威力彩16連杠終結,23日晚間開獎,6.1億(新臺幣,下同)頭獎1人獨得,獎落位于彰化縣的“新旺吉商行”�! ∨_灣威力彩第111000050期23日晚間開獎。威力彩采取隨機加碼...

        時間:06-24
      • 2019年至2022年3月,檢察機關起訴涉新型毒品犯罪16萬多人

          中新網6月24日電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廳廳長元明24日介紹,2019年至2022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新型毒品犯罪16萬多人,其中,起訴涉甲基苯丙胺等毒品犯罪15萬余人;起訴涉新精神活性物質犯罪1.8萬人�! ∽�...

        時間:06-24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