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鄉村行·看振興丨鄉愁引客來——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瓊海探索

      在海南島的東岸,沿海南環島旅游公路進入瓊海地界,彩磚琉璃瓦的村屋隨處可見,窗沿房梁的彩繪講述著瓊海人早年“下南洋”的故事。在瓊海的博鰲、潭門等濱海小鎮,僑鄉、海洋等文化元素為鄉村沉淀了南洋鄉愁和南海記憶,吸引眾多客人前來游覽,賦能鄉村振興。

      博鰲鎮莫村村委會下屬的留客村地處萬泉河下游的水陸要沖,村里的渡口將官商文人聚集此地,因而得名“留客”,這里也是早年“下南洋”的必經之地。

      僑鄉故事道不完,莫村專設了“村史館”。在村民們日常來往頻繁的村供銷社和村民茶舍,一位正在喝茶的大姐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起村里的名人故事。留客村的百余戶人家曾走出1000多名華僑,他們旅居在東南亞多個國家和地區,出了“船王”蔡家森、“百貨之王”盧氏兄弟等代表人物。

      ??圖為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莫村“村史館”。新華社記者夏天 攝

      這些華僑們歷經磨難后衣錦還鄉,在留客村建家宅、修碼頭、辦學校、鋪道路。坐落于留客村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家宅正是其中之一。

      來自北京的“候鳥老人”陳先生和老伴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蔡家宅里,他時不時拿出相機記錄下老宅的角角落落�!罢颖4娴煤芎�,一邊游覽一邊聽蔡家故事,仿佛穿越了時空�!彼f。

      蔡家宅第五代傳人蔡仁漢告訴記者,先輩蔡家森先生當年從留客村出發,到印尼打拼成為當地華僑富商,回國后他和兄弟建造了這座宅子。蔡家宅結合了當地傳統民居結構和東南亞裝飾,1934年建成至今已歷經90年風雨。

      ??位于海南省博鰲鎮留客村的蔡家宅(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夏天 攝

      如今,海南留客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留客村投資打造“美麗鄉村”,公司總經理柴志仁認為,該村原有的萬泉河道、古渡口、古宅就是最好的文化景觀。下一步還將建設“海南下南洋文化博覽館”,推出印尼風情演出和華僑藝術展覽活動。留客村正吸引越來越多的華僑回鄉投資,年輕一代不用再為了溫飽“下海漂遠洋”。

      ??留客村毗鄰萬泉河,是“下南洋”的必經之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夏天 攝

      2023年10月,瓊海成為全國首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如何讓歷史和文化為振興路上的鄉村帶來效益?博鰲鎮留客村將鄉愁的詩寫在萬泉河畔的青磚上,潭門鎮排港村是把遠方的�?淘诜狐S的更路簿里。

      位于潭門港出�?诘呐鸥鄞�,是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海南古漁村,至今沿襲“祭兄弟公儀式”“鯉魚燈節”等習俗,當地代代相傳的“南海航道更路經”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海航道更路經,也被稱為“更路簿”,是海南島漁民自編自用的航�!懊伢拧�,是每位船長必備的航海圖,是古代瓊海人發現和開發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島的歷史見證。

      “80后”王振忠出生在排港村的一個船長之家,祖父和父親都曾經遠赴南海,并傳下珍貴的更路簿。為了留下潭門漁村的南海記憶,他將家族傳承的更路簿、羅盤、老地圖、海撈瓷等老物件收集陳列,開設了一家更路簿博物館并親自擔任講解員。

      “現在更路簿雖然已不常在航行中使用,但這是南海主權的歷史證據,更是我們潭門人的精神寄托�!蓖跽裰覐哪赣H帶他的背帶襁褓,講到父親手寫的更路簿,從一張“聽祖父講西沙”的老照片道盡潭門人闖海傳奇。

      ??在潭門鎮排港村更路簿博物館,館長王振忠正在為游客講述潭門老漁民的故事。新華社記者夏天 攝

      風從海上來,漁船的汽笛聲、出海的鞭炮聲宛如潭門的脈搏,仍跳動不息。來自杭州的杜亞萍被潭門故事深深吸引,“從附近的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過來,又走進這家更路簿博物館,看到滿墻的老照片,聽到潭門老漁民的故事,不想走了�!彼嬖V記者,這些有獨特文化底蘊的鄉村才有滋有味。

      今年春節期間,瓊海的鄉村旅游點接待游客18.47萬人次。其中,博鰲鎮的南強村、沙美村和留客村共接待2.75萬名游客,潭門鎮排港村接待游客2.12萬人次。

      瓊海市旅文局副局長侯媛媛說,借助“博鰲效應”,瓊海圍繞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工作,著力打造環繞論壇會址、環繞沙美內海、環繞龍潭嶺等3個美麗鄉村集群環帶。注重保留鄉愁風貌和古樸韻味,修舊如舊保護古村古宅古跡。南強村、沙美村等“美麗鄉村會客廳”扮靚“田園外交”,留客蔡家宅、排港古漁村等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活力,也為論壇年會添彩。(記者夏天)

      • 相關閱讀
      • 多維度感受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 各行各業迎著春光“拔節生長”

        央視網消息:陽春三月,春暖花開。3月23日,《新聞聯播》報道了農業、消費、能源、健康、交通、生態等領域的積極發展態勢,結合一系列促發展政策的公布,中國現代化展現出萬千氣象,高質量發展穩中有進、乘風破浪�!�...

        時間:03-24
      •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畫好美麗中國“工筆畫 ”

        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施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诽岢黾訌娚鷳B環境分區管...

        時間:03-24
      • 小小細胞的“未來”含金量——天津競逐細胞產業新質生產力新賽道觀察

        從實現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等重大科技成果,到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等科研平臺掛牌亮相,再到京津冀特色細胞谷試驗區嶄露頭角……小小細胞,正在渤海灣畔迸發出無限活力。昔日傳統工業城市天津放眼長遠、提前籌謀,將...

        時間:03-24
      • 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發布(政策解讀)

        3月22日,商務部發布《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自2024年4月21日起施行。商務部服貿司、自貿區港司負責人表示,...

        時間:03-24
      • “中國鄉村建設與時俱進,不斷取得新成績”

        江西省婺源縣思口鎮鄉村風光。愛德華攝隨著中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穩步推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不少在中國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外國人士,見證了中國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

        時間:03-24
      • 尊重民主多樣性:來自第三屆“民主:全人類共同價值”國際論壇的聲音

        ??3月20日拍攝的第三屆“民主:全人類共同價值”國際論壇現場。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記者翟翔)“中國的民主和治理是行之有效的,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庇�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

        時間:03-24
      • 2023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達99097億元 海洋經濟復蘇強勁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2023年,我國海洋經濟復蘇強勁,量質齊升。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達99097億元,比上年增長6%,增速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速0.8個百分點;占國內生產總值7.9%,比上年增加0....

        時間:03-23
      • 中國持續“加碼”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系列舉措鞏固外資在華發展信心

        央視網消息:近期,中國接連發布一系列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涵蓋跨境服務貿易、數據跨境流動、金融開放等多個領域,充分顯示了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決心和方向,將為全球貿易開放、創新合作提供新的機...

        時間:03-23
      • 一線調研丨聚焦未來產業核心技術 陜西打造光子產業創新高地

        光子技術是基礎性、引領性技術,也是未來產業的核心技術。陜西依托自身光學科研基礎,推動光子產業聚鏈成群,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走進西安高新區,這家光子企業自主研發的飛秒激光高端精密加工設備,正...

        時間:03-2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