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長三角篇|一江碧水兩岸新——長三角共建長江水系“生態廊道”

      綠水青山共為鄰,綠色是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近年來,山水相連、河湖相通、生態相依的長三角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進一步打破行政壁壘,強化長江水系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激活綠色發展新動能。

      和煦春風中,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銀水廟村河長周梅風登上長白蕩水源地觀測臺。在她眼前,一片綠意蔥蘢環繞著波光粼粼的水面,一派城水相依、人水相親的和諧畫面。

      “有了聯合河長機制后,護水的效率更高,成效也更顯著了�!敝苊凤L說。

      圖為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長白蕩水源地。(張少華 攝)

      長白蕩的取水之源是一堤之隔的太浦河。太浦河上承東太湖,下接黃浦江,是長江水系太湖流域一條串聯起蘇浙滬三地的生態廊道,也是向下供水的骨干河道。水質好壞,直接牽動著三地人民的心。

      10多年來,長白蕩的水質發生了顯著變化。以前,漁民圍塘養魚、種菱,養殖污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上游工業企業排放的污水也大量匯入長白蕩。上下游、左右岸各自為政,治理缺乏協調性�!熬湍盟J來說,隨著風向到處漂,我們撈了,隔壁村不撈,等于白撈�!敝苊凤L說。

      為填補跨界區域的管理空白,解決好“上游發展、下游喝水”的難題,浙江嘉興與上游江蘇蘇州、下游上海青浦積極聯動,創新建立“聯合巡河、聯合保潔、聯合監測、聯合執法、聯合治理”等五大工作機制,不斷強化跨界水體共保聯治。

      嘉善的河長想出了清理河道淤泥的好點子,蘇州吳江的河長主動對接,聯系環保企業;一只裝有化工原料的編織袋,在青浦被撈起,河長們解開編織袋仔細查看聯手“破案”,借助衛星遙感技術、調用監控攝像頭一起追溯“元兇”……如今,嘉善、吳江、青浦三地160多名鎮級河長和630多名村級河長定期開展聯合巡河、交叉巡河。

      從“共飲”到“共治”“共護”“共享”,長三角多地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水域之治”進一步向“流域之治”“生態之治”轉變。

      馬鞍山與南京攜手推進林長制,毗鄰防治作業超過30次;嘉興秀洲和蘇州吳江針對岸上污染問題,相繼啟動噴水織機整治淘汰、“低散亂”企業(作坊) 整治行動;嘉興、平湖和金山合作,開展環杭州灣地區石化化工揮發性有機物的共保聯治……

      數據顯示,2022年,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較2018年下降26.2%。594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水體比例為89.4%,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

      根據規劃,長三角地區還將以長江下游水系為骨干,進一步推進長江生態廊道省際貫通和重要節點打造,于2025年初步實現省級貫通,連綠成線。

      圖為橫跨上海和江蘇的湖泊元蕩。新華社記者王翔 攝

      水清岸綠、魚翔鳥棲的美麗風光中,發展新動能正在孕育生長。記者在橫跨上海和江蘇的湖泊元蕩看到,這里原本割裂的魚塘、小河溝連通了起來,岸邊有驛站供人們歇腳,湖中棲息柱專門為鳥兒準備。走過一道廊橋就能從上海青浦來到江蘇吳江,兩地湖岸美景別無二致。

      “以前水有異味,路也不通,現在不一樣了!”家住元蕩附近的老徐告訴記者,剛開始修復的時候大家發過愁,不能養魚了,靠啥營生呢?讓他沒想到的是,好風景帶來了新機會。有村民做起了河湖養護的工作,隨著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游客也越來越多,當地村民對新發展充滿了期待:“我們可以賣瓜果蔬菜、土特產,開民宿,發展‘美麗經濟’!”

      俯瞰長三角的版圖,長江從安慶到上海蜿蜒一千多公里,早已將三省一市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一江碧水兩岸新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記者朱涵、許舜達、董雪、水金辰)

      • 相關閱讀
      • 拍一張“世紀同框照”,這個假期踏青出游有了新花樣!

        清明假期,正是踏青賞春的好時節。在上海蘇州河沿岸的公共濱江空間喝杯咖啡,品味閱讀空間,或坐上游覽船,成為游客踏青游玩的新選擇。新老融合世紀同框 時空穿越打卡歷史總臺記者 俞翔: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上海蘇...

        時間:04-04
      • 臺灣寫真:“死而復生”的太魯閣山間隧道救援

          中新社花蓮4月4日電 題:“死而復生”的太魯閣山間隧道救援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4日下午,因強震受困于花蓮太魯閣臺8線中橫公路隧道的30多位知名酒店員工,陸續獲救�! ≈行律缬浾弋斕熠s赴位于太魯閣公園...

        時間:04-04
      • 中新時評:馬英九率臺青參祭黃帝固本榮枝

          中新社北京4月4日電 題:馬英九率臺青參祭黃帝固本榮枝  中新社記者 文龍杰  時隔一年,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再度率領臺灣青年前來大陸尋根、交流,4日在陜西黃陵縣參加了“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

        時間:04-04
      • 臺灣花蓮地震遇難者升至10人

          中新網花蓮4月4日電 (記者 楊程晨)臺當局消防署特種搜救隊隊長陳義豐4日傍晚在花蓮太魯閣區域向媒體表示,花蓮地震第二天的搜救工作告一段落。太魯閣區域共救出約150名受困人員,此前失聯的小錐麓步道65歲連姓男...

        時間:04-04
      • 山西首個“全國臺聯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基地”揭牌成立

          中新網太原4月4日電 (劉小紅)山西省首個“全國臺聯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基地”揭牌儀式3日在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舉行。該基地將為兩岸同胞提供更多回顧歷史、品味文化、暢敘親情和共同發展的機會。山西首個“全...

        時間:04-04
      • 《弘揚科學家精神》在京首發 著名科學家“親筆”記“親歷”

          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 (記者 應妮)《弘揚科學家精神——中國著名科學家的實踐與思考》日前在京首發。該書由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組織編寫,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為特約媒體支持單位�! �...

        時間:04-04
      • 探訪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 揭開“人造太陽”神秘面紗

          中新網成都4月4日電 (記者 劉文文)“人造太陽”是什么?為什么要建造“人造太陽”?近日,記者來到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簡稱“西物院”),與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面對面”,探秘大國重器的“前...

        時間:04-04
      •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側記:橋山之上臺灣情 慎終追遠拜先祖

          中新網陜西黃陵4月4日電 題: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側記:橋山之上臺灣情 慎終追遠拜先祖  作者 張一辰 李一璠  “這是我第五次參加公祭軒轅黃帝典禮,能在此間表達對先祖的崇敬與追思,作為炎黃子孫,由衷感...

        時間:04-04
      • 甲辰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舉行

          中新社西安4月4日電 歲序甲辰,節屆清明。4月4日,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祭祀廣場舉行�! �9時50分,公祭典禮正式開始,兩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代表共400余人參與。典...

        時間:04-04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