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 呂少威)今年,北京將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優勢,通過引領科學研究范式變革,探索前沿創新和制度創新,圍繞基礎研究布局、骨干網絡、人才、改革、國際合作和科學精神等方面,推動基礎研究發展,助力早日實現“突破關鍵卡點,建成世界主要科學中心”的領先目標。
這是記者日前從“聚焦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主題采訪活動中獲悉的。
北京將聚焦“數理化生”四大領域開展前瞻性研究;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航空航天等領域開展目標導向型研究;鼓勵打破學科邊界和壁壘,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研究。北京將持續支持量子院、腦科學所、北生所等新型研發機構產出重大原創科研成果。支持科技領軍企業與重點實驗室、研究型大學、新型研發機構等建立基礎研究創新協作機制。
同時,北京還將構建強大的基礎研究骨干網絡。進一步發揮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主平臺優勢,共同促進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融通,形成高效聯動體系。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智能與交叉研究平臺、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的建設及高效利用為重點,持續夯實科研物質技術基礎保障。
推動與中央單位共同支持懷柔科學城設施平臺開放合作,依托大科學設施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持續推動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建設,建立健全數據產權制度、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數據要素治理制度。
在構筑國際基礎研究合作平臺方面,北京將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完善國際化科研環境,拓展基礎研究國際合作網絡,構筑基礎研究開放合作高地。啟動中關村綜合保稅區運營,支持醫藥健康、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保稅研發業務。
推動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建設,持續推動科研機構訪問國際學術網站安全保障服務。依托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推進基礎研究跨區域合作協同。支持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銜接國家政策、統籌全市資源,力爭未來5年內培育3-5種學科排名前10%的重點期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