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4月12日電 (記者 張一辰)在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即將來臨之際,西安海關12日聯合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在陜西歷史博物館東廣場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向民眾普及生物安全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
圖為西安海關工作人員現場解答民眾的相關咨詢。(西安海關供圖)生物安全,是指國家有效防范和應對危險生物因子及相關因素威脅,生物技術能夠穩定健康發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系統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威脅的狀態,生物領域具備維護國家安全和持續發展的能力。在全球化日益加劇的今天,生物安全問題愈發凸顯其重要性。
活動現場,西安海關工作人員通過宣傳展板、宣傳片播放、宣傳資料發放等方式,現場解答民眾的相關咨詢,并對口岸傳染病防治、禁止攜帶寄遞入境動植物及其產品、出入境特殊物品辦理等相關政策進行了介紹。
據西安海關統計,近兩年該關共計截獲外來物種60種63種次,截獲植物性有害生物88種469種次,在進境動物及動物產品中檢測出副結核病、非洲豬瘟等疫病,在進境郵寄物中截獲“八丈島鋸鍬”“四星角雛兜”等各類“異寵”1000余只,有力保護了陜西地區國門生物安全。
西安海關副關長朱玉紅表示,海關作為國門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將始終堅守安全為本、依法履職的原則,提高口岸防控能力,嚴防動植物疫情疫病傳入,嚴格監管高風險特殊物品企業生產及產品通關,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與協作,為筑牢國門生物安全防線提供有力保障。未來,西安海關將不斷加強生物安全監管和宣傳工作,為維護國家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助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