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大連7月13日電(記者 楊毅)據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13日發布的訃告,該研究所原所長、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張存浩因病醫治無效,于7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張存浩是中國高能化學激光領域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分子反應動力學學科的創始人之一,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訃告稱,新中國成立初期,張存浩先生排除萬難回到祖國,一生中為滿足國家需求多次改變科研方向。他長期從事催化、火箭推進劑、化學激光、分子反應動力學等領域的研究,取得多項國際先進成果。研制出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的高效熔鐵催化劑,與合作者首次提出固體推進劑燃速的多層火焰理論,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放電引發脈沖氟碘化學激光器。在國際上首創研究極短壽命分子激發態的“離子凹陷光譜”方法,并用該方法首次測定了氨分子預解離激發態的壽命為100飛秒,該成果被《科學》主編列為亞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
在人才培養方面,張存浩注重科技人才的培養,幾十年來,他積極創造和提供有利條件,促進團隊中一批中青年骨干成長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在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期間,積極推動設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組織制定了資助青年科學家成長的政策和制度、著力營造有利于創新的科研環境,為優秀青年科學家的快速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訃告稱,張存浩先生用生命譜寫了精彩的人生,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科技事業,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的卓越貢獻和高尚品格受到國內外科學家的廣泛贊譽和敬仰。他的逝世是中國科技界的重大損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