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3日電(記者 徐婧)正在北京舉辦的第七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上,網絡文學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如何助力中國IP走向世界,受到與會者關注。
作為傳統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阿來對網絡文學持積極態度。他表示,網絡文學自產生起,就與傳統文學發生廣泛連接,在發展中又創造出新的類型,并不斷實現突破。網絡文學要從傳統文學蘊含的文化中吸取滋養;最后勝出的一定是能塑造人、挖掘人,塑造出全新人物形象的文學。
網絡文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跨越時空”對話?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管平潮以自己去年完結的仙俠小說《仙長也瘋狂》為例談到,小說中全方位滲入了宋韻文化,包括宋代的市井生活、飲食文化、民俗節日等。
“網絡文學是推廣中華文明的優良載體�!彼f,寫作過程中發現,傳統文化里還有更多創作者可以挖掘的內容,“飽含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文學精品,可以成為校園教育的有效補充,也可以是民眾的學習課堂”。
7月12日,第七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圖為參會嘉賓在會場外的成果展區參觀�!≈行律缬浾� 賈天勇 攝中國網絡文學行業保持長期穩定的較高速增長,成為中國文化海外傳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會上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去年中國網絡文學行業海外市場營收規模4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06%。
網絡文學正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之一。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侯曉楠介紹,不久前收官的網絡文學改編劇《慶余年第二季》,不僅延續了第一季的熱度,還讓海外觀眾震撼于中華文化的千古風流。圍繞“慶余年”這一IP,公司探索開展從文學到影視衍生品、短劇、游戲產業鏈的聯動。此外,公司還和瑞士國家旅游局、新加坡旅游局等開展更深度的文旅合作,為中國IP提供更廣闊的世界舞臺。
技術浪潮下,網絡文學如何創新未來?“AI技術的應用,為網絡文學的創作、編輯、翻譯和推廣帶來了革命性變化�!敝袊鐣茖W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定家介紹,通過AI技術,可以更精準地分析讀者需求、優化作品內容、提高創作效率。同時,AI翻譯也大大提升了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速度和準確度,讓更多海外讀者能領略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一些網絡文學作品展現出全球級IP的巨大潛能。陳定家表示,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歷經多個階段,正在邁向全球共創IP的新紀元。隨著技術發展,一鍵“出�!�、全球“追更”將成為網絡文學翻譯的新常態。通過精準傳播、優化題材結構、改進傳播方式和完善運營機制等,中國網絡文學將進一步融入全球文化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