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4日電 自然資源部14日召開生態保護修復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司長王磊答記者問指出,從國內外經驗看,土地整治在不同時期、不同發展階段,承載和發揮著不同功能,其內涵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拓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新時期土地整治工作的新形態。
王磊介紹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統籌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生態保護修復等,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優化農村地區國土空間布局,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助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助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一項空間治理活動�?梢哉f,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自然資源部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相關改革部署的重要舉措。
王磊表示,從工作實踐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開展以來,在助推鄉村全面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平臺抓手作用。一是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提升國土空間治理效能。土地整治以落實空間規劃、優化布局、提升品質為目標,統籌“三生”空間,保護農耕肌理,改善農村風貌,高效盤活存量資源,逐漸成為農村地區空間治理的新路徑。二是實施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土地整治將農用地整理作為重要內容,通過實施農用地集中連片整治、質量提升和生態化改造,進一步提升耕地保護水平。三是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通過盤活存量、嚴控增量等措施,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保障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用地,滿足農村一二三產業用地需求,助推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四是保護修復自然生態本底,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適應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實施農村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協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
王磊指出,從國內外經驗看,土地整治在不同時期、不同發展階段,承載和發揮著不同功能,其內涵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拓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新時期土地整治工作的新形態,與以往土地整治相比主要呈現出五方面顯著特點:一是更加強調從區域規劃角度,對農村一定區域內的國土空間利用進行整體提升;二是更加注重服務城鄉融合發展,著力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短板,促進城鄉之間要素流動;三是更加注重土地整治平臺作用的發揮,通過“土地整治+”等方式,為農村注入新產業、新業態,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四是更加注重以人為本,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既為農民提供財富收入,也提供更好的生態環境產品;五是更加注重探索在農村空間實施國土空間治理的有效路徑,將土地整治作為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抓手和持續優化空間格局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