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 張素)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主辦的公共關系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專題論壇12日在北京舉行。
9月12日,公共關系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專題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發布《公共關系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倡議》。中國公共關系協會供圖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副主任郭衛民在致辭中指出,新征程上,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匯聚各類資源和多方力量,公共關系作為連接不同主體、促進溝通與理解的重要手段和橋梁,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他說,一是塑造國家形象,推進對外開放事業發展;二是擴大品牌影響,賦能企業發展;三是立足真實透明,建立信任關系;四是擴大人文交流,推動文明互鑒;五是做好危機管理,增強發展韌性。
郭衛民表示,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將努力做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實踐者、有力傳播者和專業推動者,為推動中國特色公共關系事業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原副理事長盧邁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有序做好擴大服務業開放需要從五個方面發力:一是加強溝通,減少誤解;二是加強協調配合,不斷提升監管水平;三是進一步加快服務業開放領域,比如教育、醫療和保險等;四是通過舉辦國際交流會議或論壇,積極聽取外方意見;五是積極應對宏觀經濟挑戰。
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伴隨著技術進步和社會需求,知識產權在社會進步和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體現人類智慧結晶的各類知識產權客體,在貿易服務和經濟社會中的權重越來越高。他說,在網絡環境下,要加大力度,堅決依法追究惡意侵權盜版與假冒偽劣者的刑事責任。
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常務副院長潘慶中發表題為《做好國際交流——以蘇世民書院為例》的主旨演講。他表示,書院將繼續秉持宗旨,努力培養國際化的優秀人才。
此次論壇發布《公共關系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倡議》,呼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共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向世界展現中國經濟的發展韌性和潛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