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甘孜9月14日電 題:甘孜鄉城:“高原珍珠”的變與不變
作者 黃欣欣
站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鄉城縣仲德村的山坡向遠處眺望,只見青山翠谷間散落著一幢幢白色房子,這是當地藏民的生活居所,因外墻雪白,被譽為當地的“白珍珠”。
近日,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兩岸媒體人四川行采訪團走進鄉城白藏房,見證傳統藏式民居在新時代下煥發新生。
9月7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鄉城縣青德鎮仲德村,白藏房如珍珠般散落于高原河谷上�!↑S欣欣 攝鄉城地處大香格里拉環線腹心地帶,藏語意為“手中的佛珠”。據介紹,鄉城全縣轄3鎮、7鄉、57個行政村、3個社區,除那拉崗村為石木結構外,全縣其余村寨皆為傳統的白藏房民居。2020年,鄉城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白藏房文化之鄉”稱號。
在位于鄉城縣東南部的仲德村,記者在當地藏民康澤的帶領下實地參觀了白藏房。走進一處開闊的院落,抬頭便能窺見白藏房的全貌:整體樓棟呈馬頭型,留出一角作院子使用,墻體外側呈內斜狀,內側垂直,外墻鑲嵌帶有鮮明藏式風格的窗戶,墻體上方被紅、黃色涂料裝點。
9月7日,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兩岸媒體人四川行采訪團走進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鄉城縣青德鎮仲德村,圖為當地藏民家的白藏房�!↑S欣欣 攝“我家房子是二十多年前建的,目前出租了一部分給外商用作民宿”,康澤對記者表示,2016年,來自重慶的投資人租下房子的閑置區域改建成民宿,目前自己和家人仍住在白藏房里,母親和弟媳在民宿工作,加上房子的租金家庭年收入增加了十萬余元。
康澤的家共四層,此前用來給牲畜避風御寒的一樓如今改造成了倉庫,二層為起居室,兩側櫥柜擺滿了茶壺、蓋碗,銅制水壺等生活器皿,沙發上鋪著牦牛毛毯,色彩鮮艷的唐卡、泥塑點綴其間,傳遞出濃郁的藏式風情。第三層和四層用作民宿,單次可容納近20位游客。
記者來到民宿三樓,見到了民宿老板潘文俊。他正向參觀者介紹鄉城縣的白色灌禮習俗,“在每年的秋冬時節,當地鄉民會稀釋本地自產的白色粘土,將其澆筑在墻面上,這不僅使墻體美觀、防雨,更有祈求吉祥、幸福之意”,作為重慶人的他來鄉城創業已有8余年,對當地的情況如數家珍。
潘文俊向記者介紹,民宿剛剛接待了來自深圳的研學團,明年也有20多個研學團進行了預定�!拔覀冎饕鰬敉庋袑W游,游客對鄉城的田園風光和特色農俗都很感興趣”,在他看來,白藏房是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秉持保護性開發為主的商業模式才能走得更遠。
目前,仲德村已有七家白藏房風格的民宿,既有政府投資建設的、也有當地村民自發改建的,還有外商投資建設的,整體可容納近100位游客。
在康澤家的院子里,二十多年前種下的蘋果樹又結出了新果實,當地鄉民自古以來居住的村落也在變與不變中迎來新的開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