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中國新貌)科技創新助力中國科技強國建設跑出“加速度”

        中新社北京10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這塊坡耕地坡度比較大,水土流失嚴重,產量低,最令我頭疼。專家來了以后,通過(科技手段)綜合治理,每畝產量從原來的600多公斤增加到900多公斤,(增產增收的)效益可觀�!眹鴳c節前夕,在被譽為“中國第一農場”的北大荒集團友誼農場,農戶于殿東站在他承包的玉米地里談及切身感受到的變化。

        友誼農場另一處金燦燦的稻田邊,承包農戶郎艷會則特別點贊中國科學院團隊專門設計開發的“中科司農”手機端軟件,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巡田,對農戶幫助很大。

        東北黑土地上這兩位農戶對“科技助農興農”的理解,只是新中國成立75年來科技飛速發展進步、廣泛服務國計民生的一個縮影,正是由于持續科技創新,包括對糧食安全至關重要的農業在內,中國國民經濟建設諸多行業領域“舊貌換新顏”,實現跨越式發展。

        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33357.1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8.4%,比1991年增長逾233倍,成為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家;截至2023年底,中國的人均糧食產量已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達到493公斤。

        75年來,中國科技事業取得長足發展,中國成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例如,通過推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中國已逐漸形成以科技型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為主體的協同創新體系。截至2023年底,中國成為全球首個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目前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9件;在全球創新指數中,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躍升至2023年的第12位;2023年末,中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躍居世界首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46.3萬家。

        備受矚目的大國重器方面,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布局建設77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即大科學裝置,在建和運行的大科學裝置達57個,覆蓋主要科研領域,部分設施綜合水平邁入全球“第一方陣”。

        基礎前沿研究不斷取得新突破�!爸袊煅邸�(FAST)已發現超900顆新脈沖星,FAST核心陣建設最近啟動。今年3月,“超級顯微鏡”中國散裂中子源啟動二期升級工程。此外,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蘭州重離子加速器等成果豐碩,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等順利建設。

        戰略高技術領域迎來新的跨越。中國空間站自建造以來,空間應用系統已在軌開展百余項科學實驗和應用試驗。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也全面啟動實施……

        在被譽為科技創新“總開關”的基礎研究領域,中國表現可圈可點�!吨袊萍颊撐慕y計報告2024》顯示,2023年度,中國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論文數量、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量及被引用次數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7月,中國的熱點論文數為2071篇,占世界熱點論文總數的48.4%,保持世界排名第一。

        在科技強國建設進程中,中國還展現出大國責任與擔當,科研進展既服務中國,也造福世界。

        目前,中國已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簽署118個雙多邊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據總部設在北京的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透露,中國研制發射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通過實施開放科學計劃,使用該衛星的國家數量已超過100個。

        從20世紀50年代“向科學進軍”到改革開放迎來“科學的春天”、從提出科學技術現代化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到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從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到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目標……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近些年來,科技創新正合力推動中國由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加速發展,并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科技支撐。(完)

      • 相關閱讀
      •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獨立自主鑄就“解放牌”輝煌 自主創新擦亮“復興號”名片

          央視網消息:“解放”二字對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曾經是革命先輩的信念與理想,是一個時代開始的標志,也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見證。新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被命名為“解放”牌,新中國成立之初,工業基...

        時間:10-03
      • 護衛我心中的國 致敬“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

          央視網消息:2024年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授勛25周年。1964年,隨著一聲驚雷般的巨響,巨大的蘑菇云沖破滾滾濃煙,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在這朵蘑菇云的背后,是無數干著驚天動地事,卻做著隱姓埋名人的...

        時間:10-03
      • 文化中國行丨捕鳥人→護鳥人 他用非遺鳥哨守護東灘

          今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順利通過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審,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崇明東灘是我國五個新入選的候鳥棲息地之一,這意味著上海有了第一個世界遺產�! ⊙巯�,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

        時間:10-03
      • 30億千瓦、460萬公里、102.44萬戶……多維度“數”讀發展成效

          央視網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消息,各地各部門加大協調推進力度,強化資金和要素保障�!笆奈濉币巹�102項重大工程實施取得重要進展,成效顯著�! ‖F代能源體系不斷完善。海上風電裝機規模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時間:10-03
      • 路的變遷見證新中國“史詩般的進步” 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日趨完善

          央視網消息:春華秋實,歲物豐成。金秋十月,舉國歡慶。國慶假期第二天,各地節慶氛圍正濃,人們樂享假日時光。歷經七十五載發憤圖強,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

        時間:10-03
      • 臺風“山陀兒”登陸臺灣高雄 已致2死219傷

          中新社臺北10月3日電 (記者 陳小愿)臺氣象部門3日介紹,今年第18號臺風“山陀兒”當日12時40分在高雄小港區登陸。據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截至當日15時,臺風已造成全臺2人死亡、219人受傷,另有1人失蹤。...

        時間:10-03
      • 中越邊境河口口岸今年出入境外國團隊旅客逾33萬人次 創新高

          中新網紅河10月3日電 (趙國驍)記者10月3日從河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獲悉,截至10月2日23時,中越邊境河口口岸今年以來出入境旅客達401.3萬人次。其中,出入境外國團隊旅游人數達33.2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圖為旅客...

        時間:10-03
      • 煙花盛宴閃耀香港祝福祖國

        1日的香港到處洋溢“中國紅”,喜慶的氛圍彌漫全城。大批市民和游客早早來到維港兩岸,共赴一場煙花盛宴�!敖裉焐衔�10點多就出發了,約11點到達尖沙咀,非常幸運找到一個不錯的位置�!毕愀凼忻顸S先生說,為了拍攝今...

        時間:10-03
      • 新華時評|中國人權事業成就舉世公認

        新華社日內瓦10月3日電 題:中國人權事業成就舉世公認新華社記者石松日前,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7屆會議上,美國等少數國家以所謂“新疆問題”為名無端攻擊抹黑中國人權狀況。包括廣大穆斯林國家在內的...

        時間:10-0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