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0日電 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舉行揭牌儀式,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式升級為“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作為引領具身智能技術突破與產業協同的關鍵平臺,創新中心將進一步推動科研院所、高校和產業鏈上下游創新企業深度合作,持續迭代推出全球領先的標志性創新產品,創建繁榮的具身智能產業生態體系。
實現全球首個全尺寸純電驅人形機器人擬人奔跑
2023年,工信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將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產業定位于科技競爭新高地、未來產業新賽道、經濟發展新引擎。在《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中,明確制定了培育100種高技術高附加值機器人產品、100種具有全國推廣價值的應用場景,形成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創業活躍的發展生態的目標,并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提供稅收優惠等方式,加大對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支持。同年底,由優必選、京城機電、小米機器人、亦莊機器人等出資聯合組建,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式成立。
今年4月,創新中心發布通用機器人母平臺“天工”,實現了全球首個全尺寸純電驅人形機器人的擬人奔跑,全身協同控制泛化移動能力全球領先,可在斜坡、樓梯、草地、碎石、沙地等多種復雜泛化地形中實現平穩移動。
今年8月,“天工”在世界機器人大會點亮會徽,這是具身智能機器人首次在世界級大會的開幕式上現場展示長程任務能力。正式亮相后的118天內,“天工”完成了2次迭代,在具身感知、具身交互、具身行為等能力上實現突破,具備了流暢的手眼協調、手眼交互等功能。
打造具備應用價值的落地案例
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中心正加速開發高性能具身智能體“開物”,將基于超過100個元技能組合,實現超過50步的復雜長程任務拆解執行。具身智能數據生產、采集、標注和存儲一體化的國家級數據采集訓練場正同步建設中,力爭建成百萬量級高密度、高質量、高通用性數據集并向行業開源開放。
同時,作為行業資源組織者,創新中心牽頭承擔多項國家級揭榜掛帥任務,正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軟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遨博、因時、他山科技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圍繞靈巧手、一體化關節、機器人操作系統和仿真開發工具鏈等關鍵共性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此外,創新中心以百余家聯盟成員為支撐,通過數據集建設加快構建創新中心的數據工廠,并聯合京東、中興、均普研究院、奧迪一汽、北汽產投、南方電網、北京化工集團、東港瑞宏、優必選等合作伙伴,在倉儲物流、工廠分揀、汽車制造、特種工作及巡檢、危險場景、政務服務、產學研交流等領域優先開展試點,打造具備應用價值的落地案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