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州10月15日電(胡豐盛)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圍繞“之江同心·石榴紅”品牌打造,率先試點開展“五同共富·幸福家園”建設行動,不斷深化各族群眾“同學習、同創業、同活動、同治理、同關愛”的“五同”互助式發展,有力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探索“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新路徑。
新川村位于長興縣煤山鎮的山岕之間,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岕里人家”,也是當地重點打造的“五同共富”鄉村實踐樣板村。這里匯聚著漢族、苗族、侗族等15個民族的3163名民族同胞在此和諧共處。
近年來,長興縣委統戰部積極推動村企共建、能人帶富、對口幫扶。新川村50多家工商企業與村集體、村民緊密聯結,成立3家“共富公司”,走出了一條“民族團結進步和工商農文旅多元融合發展”的創新之路,村民年人均收入超過15萬元。村民胡洪法開心地說:“現在我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這都多虧了村企共建的好政策�!�
民族同胞合影。煤山鎮供圖為充分發揮“先富帶后富”的引領作用,當地龍頭企業天能集團攜上下游企業為新川村及周邊地區提供了超過6000個就業崗位,讓各族群眾在這里找到工作。同時,該企業還在中西部省份投資興業,與當地貧困村“結對子”,解決了來自32個民族上萬名民族同胞的穩定就業。
“我們要讓每一顆‘石榴籽’都緊緊相依,共同為新川村的發展貢獻力量�!碧炷芗瘓F董事長、新川村黨委書記張天任說道,為積極開展“之江同心·石榴紅”品牌建設,全方位精準服務各族同胞,當地投資610萬元新建“新川石榴紅·幸福之家”,籌集近3500萬元資金開展扶貧濟困活動,幫扶新居民困難家庭。依托“和治理事會”平臺,吸納新居民骨干成員參與治理,調解矛盾糾紛,解決新居民子女入學等問題。
不僅要經濟共富,更要精神富足。在充分挖掘新川村紅色資源的基礎上,長興打造了紅色古道、“岕”文化風情街等,推進鄉村“文化糧倉”建設,建成三大文化展館,參加村BA發源地貴州臺江臺盤村籃球邀請賽。新川村只是長興縣村企共建共富模式的一個案例,在小浦鎮中山村、畫溪街道包橋村等地,長興企業超威集團帶動上下游22家企業打造共富車間、共富生產線;在夾浦鎮吳城村,長興諾力集團每年出資10萬元幫助建立葡萄幫扶基地,引進種植新品種、提供技術培訓等,幫助困難農戶增產增收。
“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我們深度融合湖州市委統戰部‘1158+N’行動計劃,持續深入推動‘五同共富·幸福家園’建設行動,將更好、更適合鄉村發展的模式融入進來,惠及民族同胞�!遍L興縣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說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