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2月11日電(郭其鈺)12月11日,浙江省知識界人士聯誼會(下稱“知聯會”)成立20周年紀念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20年來,浙江省知聯會始終與黨同心、與時代同行,認真履行思想引領、建言獻策、聚才薦才、服務社會、聯誼交友等職責,忠實踐行“八八戰略”,主動服務中心大局。
黨外知識分子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為浙江省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之家,浙江省知聯會是黨委聯系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
浙江省知聯會成立20周年紀念活動。郭其鈺 攝當日活動中,三名黨外知識分子圍繞科技報國主題,以“自己講、講自己”的方式闡述自身潛心科研、至誠報國的故事。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省歐美同學會會長、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講述了西湖大學與留學歸國人員的深厚淵源。2015年7月,7位海歸專家正式向國家倡議創辦一所小而精的新型研究型大學,推動中國高等教育的機制體制改革。
“西湖大學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2020年至今,有30余項原創成果誕生?!笔┮还M?,更多世界級科學家出自于中國的大學,更多世界級成果出自于中國的實驗室。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省知聯會常務副會長、浙江大學工學部主任楊華勇留學歸國后就加入浙江大學。
自1998年起,楊華勇創建浙大機電裝備團隊,如今帶領30余位全職研究人員和320位在讀碩博研究生,從事機械相關應用基礎及應用研究工作,近6年已孵化了12家科創企業。
廣大黨外知識分子把科研成果寫在車間里,寫在田野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省知聯會副會長、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從1991年開始從事秈稻品質遺傳改良研究,為中國人口糧絕對安全保駕護航。
胡培松說,科研人員要靜下心來做研究,水稻育種研究是一項持之以恒的工作,既然選擇了這條“稻路”,就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
當日會上,浙江省委有關領導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浙江省知聯會要始終保持闖的勁頭、拼的精神、創的勇氣。堅持政治建會,進一步強化思想引領主責主業,牢牢把握組織定位和統戰屬性,不斷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堅持實干興會,充分發揮智力密集、大家云集、人才薈萃的獨特優勢作用,聚焦科技前沿領域,持續打造“科學家+企業家”創新聯合體,形成助力創新浙江的強大動能,不斷集聚開放強省的強大合力。堅持人才強會,切實發揮好“知”的特色和“聯”的優勢,最大限度把各方面優秀人才組織團結起來,不斷增強凝聚力、創新力和影響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