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荒漠變綠洲 青海格爾木生態與產業“兩山排闥送青來”

        中新網青海格爾木12月12日電 題:荒漠變綠洲 青海格爾木生態與產業“兩山排闥送青來”

        作者 王利文 李江寧 趙朗

        冬季的柴達木盆地寒冷、干燥,在廣袤的荒漠中,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依舊“綠意盎然”。陽光照耀下的太陽能板排列整齊,將無盡的光能轉化為電能。與此同時,狂風呼嘯而過,巨大的風力發電機葉片飛速旋轉,一股股強勁的風能為城市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格爾木”在蒙古語中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中國地圖上,這里還只是柴達木盆地人煙稀少的大漠戈壁,僅有少數牧民偶爾游牧至此。

        1954年,“天路將軍”慕生忠帶著西藏運輸總隊到達格爾木時,指著腳下的土地說:“我們的帳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格爾木?!本瓦@樣,格爾木的開拓者和建設者們利用青藏公路動工前的空余時間,修渠放水、開荒種地,種下了第一批樹木、開墾了第一塊田地……隨著城市雛形逐步奠定,一座嶄新的高原新城從此在中國大地上聳立。

      圖為12月9日,青海海西格爾木,賈金蘭(左一)在千畝林中心管護站巡護。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

        43歲的護林員賈金蘭記憶中的格爾木是“一片荒漠”,如今已變成“一片綠洲”。植樹、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這個與樹打交道的職業讓她無比自豪?!?年前種植的小樹苗已有碗口粗,它們就像我的孩子?!彼诘那М€林中心管護站所轄面積達1860畝,青楊、沙棗、榆樹等諸多樹種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傾灑抹抹綠意。

        格爾木市林業和草原站副站長范芳芳介紹,盡管降水少、土壤鹽堿重、養護難度大,一代代格爾木人用勤勞的雙手繪成了綠水青山,如今的格爾木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

        1982年,慕生忠再次回到格爾木,留下“過去千里荒野,現在柳樹成蔭”的手跡。

        今年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通車70周年。這座因路而生、因路而興的城市,截至2023年底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949.45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48平方米;自2012年以來,完成國土綠化65萬余畝。

      圖為12月8日,青海海西格爾木,魯能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無人機圖片)薛蒂 攝

        對于地處廣袤戈壁的格爾木而言,“綠色”不僅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更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因素。

        青海省是中國新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省份,截至2023年底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為5109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92.9%。富集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等資源的格爾木牢牢抓住這一機遇,將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轉化為清潔能源產業優勢。

        2019年,魯能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在格爾木全部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70萬千瓦的,成為世界上首個集風光熱儲調荷于一體的多能互補科技創新項目。今年7月,世界海拔最高的風機葉片制造基地暨綠色氫能創新基地在格爾木市開工建設,建成投產后年配套風機總容量超100萬千瓦,將填補青海省風機葉片生產空白。

      圖為12月8日,青海海西格爾木,魯能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中整齊排列的光伏板。(無人機圖片)薛蒂 攝

        走進冬日的格爾木市東出口光伏產業園區,4400面定日鏡以精準的角度追逐太陽,塔式光熱電站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遙望吸熱塔,產業園區相關企業現場負責人蘇岳算了筆“生態賬”:目前,該電站年均發電量已達到1.2億千瓦時,約為一個普通家庭4萬年的用電量。光熱發電與光伏、風電等波動性電源互補性和可持續性較強,可共同構成多能互補發電模式。

        從生態到產業,近年來格爾木的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蘇岳期待,“未來,這片土地將綻放更多生機,讓‘綠洲’更綠?!?/p>

        “向天路看發展——青藏公路、川藏公路通車70周年”主題采訪活動由中新社西藏分社、青海分社和四川分社共同策劃,本次活動得到建行青海省分行大力支持。(完)

      • 相關閱讀
      • 中國極地考察40周年極地知識進校園江西站活動舉行

          中新網南昌12月12日電 (熊錦陽)極地無人觀測系統是如何研發又如何應用?南極生活著哪些魚類又是如何進化?國際極地治理機制是如何制定?  今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周年。12月10日至12日,以“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

        時間:12-12
      • 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世界農耕奇跡的“秋收冬藏”

          中新網邯鄲12月12日電 (邢璐 王天譯 趙丹丹)深冬將至,寒意漸濃,河北省邯鄲市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核心區域的王金莊村,頗為熱鬧?! ≡摯宸N子銀行里,農民拿著種子正在排隊?!敖o,這是我春天借的綠小豆,春借秋還,再借不...

        時間:12-12
      • 吉林錨定建設“冰雪強省” 推動寒地冰雪經濟迭代升級

          中新網長春12月12日電 (高龍安 金喬)吉林省文旅廳廳長孫光芝12日在長春介紹,吉林省近日印發了《關于推動吉林省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以加快推進“冰雪絲路”創新先導區建設,構建現...

        時間:12-12
      • 珠三角磨刀門水道咸潮上溯距離最遠已達40公里

          中新網廣州12月12日電 (記者 王堅)據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下稱“珠江委”)12日消息,珠江防總常務副總指揮、珠江委主任吳小龍主持召開會商會,認真貫徹落實水利部關于做好今冬明春粵港澳大灣區供水保障工作的通知要...

        時間:12-12
      • 中國成功發射高速激光鉆石星座試驗系統

          中新網北京12月12日電 (馬帥莎 李欣媛)北京時間12月12日15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遠征三號上面級,成功將高速激光鉆石星座試驗系統發射升空,5顆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

        時間:12-12
      • 河南多舉措保障南水北調16.54萬移民安居樂業

          中新網鄭州12月12日電 (記者 韓章云 闞力)12月12日,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周年,這項工程的順利實施,河南16.54萬移民做出巨大貢獻。記者12日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周年”新聞發...

        時間:12-12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周年 京豫對口協作結碩果

          中新網鄭州12月12日電 (記者 韓章云 闞力)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十周年,也是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對口協作工作開展十周年。12月12日,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周年”...

        時間:12-12
      • 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雄安中心正式啟動運行

          中新社雄安12月12日電 (趙丹媚 韓冰)12日,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雄安中心(以下簡稱雄安中心)在雄安新區正式啟動運行?! ?,作為國家級創新平臺,雄安中心將聚焦搭建一流創新平臺、組建復合創新團隊、完善創新創...

        時間:12-12
      • City不City、松弛感等入選中國2024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應妮)“2024年度十大網絡用語”12日發布,包括:新質生產力、《黑神話:悟空》、人工智能+、含金量還在上升、City不City、班味兒、偏偏你最爭氣、濃人淡人、松弛感、主理人?! ≈袊鴩?..

        時間:12-1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