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2日電 據紅十字國際委員會12日發布的消息,其主辦的“多重視角下的人道行動與發展合作”專題會議11日在北京舉行,多國專家聚焦全球人道援助需求與挑戰,深入探討各國、各方貢獻人道事業的潛能與合作路徑。
消息稱,當今全球正經歷120多場武裝沖突,國際性武裝沖突數量持續增長。受疫情后經濟復蘇乏力、氣候危機、地區沖突等因素交織影響,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消息援引聯合國相關機構數據稱,2024年,全球需要人道援助的人數高達3億,資金需求則達460億美元。
消息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中國事務特使、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史德林在會議開幕致辭中表示,今年9月底,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中國等六個國家聯合發起全球倡議,激勵國際社會做出對(遵守)國際人道法的承諾。
史德林強調,遵守國際人道法對于為有效的人道行動和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環境至關重要。
瑞士駐華大使館國際合作處主任畢雅楠表示,日益嚴峻和復雜的危機促使人們以不同的方式開展工作,勇于創新,超越從人道援助到和平再到發展的傳統線性過渡概念,推進協調一致的多方面應對措施。
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綜合司副司長王國慶指出,召開此次會議,分析當前人道援助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聚焦創新與合作,探討各國、各方貢獻人道事業的潛能,意義重大。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發展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小寧在會上發表報告指出,在聯合國采購的商品中,超過三分之一是“中國制造”,但主要通過第三方提供給聯合國,加大了采購成本,影響了援助效率。各方應發揮中國制造業強勁有力和創新產品不斷迭代這兩大優勢,助力全球人道主義供應鏈的發展。
消息還稱,會議圍繞人道援助創新、長期發展的協同路徑、優化人道需求解決方案等主題展開兩場圓桌會談。
據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的消息,8日至13日,聯合國駐華代表處與中國商務部國際經濟合作研究院共同舉辦第五屆“中國與國際發展”論壇。11日舉行的“多重視角下的人道行動與發展合作”專題會議是分論壇之一,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瑞士發展合作署與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共同舉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