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民生

      向著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闊步前行——寫在人民海軍成立75周年之際

        75年前,3輛繳獲的美式吉普車就裝得下人民海軍的全部家當。那時候,海軍司令員視察距海岸線僅2.1海里的劉公島,還要租借老百姓的漁船。

        75年過去了,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發展成為五大兵種齊全、核常兼備的戰略性軍種。

        新時代以來,在習近平強軍思想引領下,人民海軍聽黨指揮,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正以嶄新姿態加速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邁進。

      錨定忠誠

        歲月流逝,人民海軍組建之初的13名官兵之一,也是最后一名歷史見證者的黃勝天將軍于2023年12月離世,沒能見證人民海軍成立75周年。但山東威海劉公島上那塊兩米多高的石碑還在,上書:記下來,一九五零年三月十七日,海軍司令員蕭勁光乘漁船視察劉公島。

        “要永遠聽黨話、跟黨走。”每次回到軍營,見到青年官兵,年近八旬的“八一勛章”獲得者、“人民英雄”麥賢得都會將這句話重復一遍又一遍。

        人民海軍忠于黨,艦行萬里不迷航。成立之初,人民海軍就明確提出“海軍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要在海軍中保證黨的領導”。

        75載崢嶸歲月,人民海軍官兵忠誠使命、英勇善戰、建功海洋,用青春和熱血奏響了一曲高昂的強軍戰歌,創造了“小艇打大艦”“海上拼刺刀”“空中白刃戰”等輝煌戰績,鑄就了西沙精神、南沙精神、海上先鋒精神、海上猛虎精神、核潛艇精神等精神豐碑。

        “堅持從思想上政治上建強海軍”“努力鍛造聽黨指揮、政治過硬的海上勁旅”。進入新時代,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多次視察海軍,擘畫藍圖、親力推動,開啟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新航程。殷殷期許、深深重托,激勵著海軍部隊堅決聽黨話、跟黨走。

        南昌艦黨委牢記領袖囑托,帶領官兵遠航白令海、戰巡太平洋,先后完成重大任務10余次,累計航程10萬余海里。

        海軍372潛艇駛離軍港,奔赴深海大洋(資料照片)。新華社發(萬俊成 攝)

        372潛艇執行戰備遠航任務時遭遇“水下斷崖”重大險情。海上臨時黨委帶領全艇官兵果斷處置,駕馭潛艇成功脫險,圓滿完成任務,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潛艇史上的奇跡。

        從岸防基地到遠海大洋,從深海巨鯨到海天飛鯊,海軍官兵用行動踐行信仰,用熱血寫就忠誠,涌現出一個個英雄模范人物——

        “鋼鐵戰士”麥賢得,在頭部受到彈片重創、傷處流出的腦脊液和血糊住眼睛的情況下,忍痛堅持直至戰斗勝利。

        “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在訓練中突遇飛機故障,從戰機報警到跳傘離機,一共只有4.4秒。張超的動作只有一個,就是全力制止機頭上揚——他還在試圖挽救戰機。

        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原一級飛行員張超(2016年1月27日攝)。新華社發

        “時代楷模”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艦載機飛行教官群體,探索中國特色艦載機飛行員培養路徑,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獨立培養艦載機飛行員的國家之一。

        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艦載機飛行教官群體(2021年12月11日攝)。新華社發(萬全 攝)

      “艦”證時代

        75年來,人民海軍裝備建設發展經歷了漫長而艱難之路。人民海軍成立之初,接收來的破舊艦艇加起來總噸位只有幾千噸,比不上大國海軍的一艘驅逐艦。

        黨的十八大以來,海軍建設發展進入了“黃金時期”。

        2019年9月,我國自主研制的首艘兩棲攻擊艦下水,海軍兩棲作戰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0年1月,新型萬噸級驅逐艦南昌艦服役,海軍驅逐艦實現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2020年1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055型驅逐艦首艦南昌艦歸建入列儀式在青島某軍港碼頭舉行。新華社發(李唐 攝)

        2021年4月,海軍三型主戰艦艇——長征18號艇、大連艦、海南艦集中交接入列。

        2022年6月,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母福建艦下水命名。

        2022年6月17日上午,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命名儀式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廠舉行。經中央軍委批準,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為“18”。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采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余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裝備更新換代,指揮員能力素質“水漲船高”。一大批全訓合格的艦艇長踏浪大洋,80%以上的師團級指揮員經歷了遠海風浪“洗禮”。

        張美玉用20年時間,從清華學子成長為我國首艘兩棲攻擊艦海南艦艦長。他和他駕馭的海南艦,都是中國海軍大步走進深藍的見證者。

        34歲的閔江濤在海軍軍士隊伍中是個“小字輩”,卻有著光榮的履歷:10年間,他親歷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3艘航母下水入列。在福建艦,像閔江濤這樣的優秀人才并非個例。

        近年來,在以航母、核潛艇、艦載機、陸戰隊等為代表的新質力量隊伍建設中,海軍各級堅持人才培養與遂行任務相伴隨行、隊伍建設與裝備發展協調推進,基本形成了培養一批、使用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

        2018年4月12日,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這是航母打擊作戰群等接受檢閱。新華社發(莫小亮 攝)

        南海海域海上閱兵時,飛行員徐英駕駛艦載機接受了統帥的檢閱。俯瞰萬里海疆,徐英說:“那一刻我看到的不只是一支威武的航母編隊,還是一部濃縮的海軍發展史。”

      勝戰航跡

        廣東虎門沙角,剛入營的海軍新兵將在這里開展10周的集訓。軍營里,至今還保留著一段陣地殘垣。

        1841年1月的沙角保衛戰,英國艦隊幾乎以血洗的方式攻陷沙角炮臺。珠江門戶大開,廣州成為侵略者囊中之物。

        每年新兵入營后,都要在當年的海防陣地上穿行沉思,親手撫摸一下那銹跡斑斑的紅衣大炮。

        海洋主權和權益,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存亡。保衛藍色國土,是黨和人民賦予人民海軍的神圣使命。

        “我們都知道敵人船比我們大,炮比我們猛,但是沒有人害怕,因為我們相信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親歷崇武以東海戰、82歲的老英雄王木昌向后人傳授勝戰的秘訣。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體海軍將士深刻體悟統帥的憂思關切,時刻牢記習主席重托,從難從嚴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核心作戰能力不斷提升。

        作為國家技術實力和海軍建設成就的重要體現,遼寧艦、山東艦加快探索提升戰斗力步伐,航跡越走越遠,艦、潛、機深度融合,體系作戰能力持續增強;艦載戰斗機實現艦基多批起降、多機輪轉、高頻調運,出動效率不斷提升。

        “當年在高腳屋里淌下的汗,今日都在南海諸島上澆開了花。”已經退役的海軍南沙守備部隊第一代守礁官兵賀洪彪不敢想象,當年靠幾根腳手架支撐起來的高腳屋旁,如今建起了機場跑道。

        飛過8種機型的海軍航空兵飛行員謝飛是海軍培養的第一批戰斗機飛行員。謝飛最享受的就是飛深海、飛低空:“每次看到高聳的海上平臺,看到水中遨游的海洋動物,強烈的愛國情懷和必勝的信念就在胸中升騰。”

        2022年8月,東部戰區海軍執行環臺島聯合演訓任務。站在安陽艦的后甲板,艦員李陽舉起望遠鏡。鏡頭里,那是祖國寶島臺灣。遙看島上中央山脈,峰巒疊嶂,海岸線清晰可見。人民海軍艦艇編隊向世界宣示:完全有決心有辦法有能力維護祖國統一、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和平

        寧波舟山港,自古以來就是商貿集散樞紐,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千年大港。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一次次從這里出發,遠赴三大洋六大洲45個國家和地區,為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患者提供診療服務29萬余人次。

        2023年7月22日,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結束對基里巴斯的訪問駛離塔拉瓦港。新華社發(桂江波 攝)

        “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2019年4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青島集體會見應邀出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外方代表團團長時提出海洋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

        人民海軍作為國家海上力量主體,積極參與海上公共事務,維護海洋和平安寧和良好秩序,為國際社會持續提供公共安全產品。

        2023年,中國海軍緊急駛赴蘇丹,執行撤離中國在蘇丹人員任務,浩瀚大洋上再次譜寫了“人民至上,使命必達”的激揚樂章。從2011年利比亞撤僑、2015年也門撤僑,再到此次蘇丹撤僑,一句“祖國接你回家”,讓所有走出國門的中國人倍感溫暖。

        2023年4月29日,從蘇丹撤離的中國公民乘坐中國海軍微山湖艦抵達沙特阿拉伯吉達港。新華社記者 王海洲 攝

        面對人道主義危機,中國海軍在撤離平民行動中注重進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2015年,緊急趕赴也門,幫助除中國外的15個國家279名外國公民安全撤離;2023年,緊急赴蘇丹撤僑,撤離人員中包括231名外籍人員。

        心手相連,守望相助。2014年,馬爾代夫海水淡化廠失火,中國海軍艦艇滿載960噸淡水,提供緊急送水援助;2022年,湯加王國火山爆發造成嚴重災害,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連續航行5200余海里運送救災物資……

        2022年2月19日,赴湯加執行運送救災物資任務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努庫阿洛法港卸載移動板房。新華社發(薛成清 攝)

        自2008年執行首批護航任務以來,中國海軍共派出46批護航編隊、150余艘次艦艇、3.6萬余人次官兵,為7200余艘中外船舶護航,助力亞丁灣、索馬里這個“世界最危險海域”重新成為“黃金航道”。

        中國海軍的發展,受益于和平。中國海軍走出去,為的是和平。

        4月21日至24日,第19屆西太平洋海軍論壇年會在青島舉行。這是時隔10年中國海軍第二次承辦年會。中國海軍愿與參會各國海軍一道,為海洋命運共同體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

        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海軍駛向深藍的一道道航跡,繪就國際安全新圖景。中國海軍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合作共贏的重要力量。

        2024年4月18日,中國海軍第45批護航編隊抵達塞舌爾維多利亞港,碼頭歡迎人群登艦參觀。新華社發(王遠方 攝)

        潮自東方起,正是揚帆時。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航程中,邁向世界一流的人民海軍時刻聽從黨和人民召喚,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新時代使命任務,有信心、有能力譜寫強軍事業新篇章,有信心、有能力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字記者:黎云、李秉宣、孫魯明

        編輯:黃明、楊曉敏、黃一宸、劉芳、戚文娟、程昊、郭潔宇

        海報設計:馬發展

        統籌:李逾男、方思賢

      • 相關閱讀
      • 駐村,人生路上最好的“禮物”

          本報記者 李小龍 黃朝梅  陳波入戶為重點監測戶的孩子輔導作業  他懷揣著初心與使命,毅然投身基層廣闊的天地,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他細心謀劃社區集體經濟發展,讓駐村幫扶工作不僅有力度、更有...

        時間:04-23
      • 商洛市加快供港蔬菜基地建設

          本報訊 (記者 胡 蝶)4月21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2023年我市拉開了供港蔬菜基地建設序幕,商洛蔬菜端上了香港市民的餐桌。2024年4月以來,商南、商州、洛南正以供港蔬菜基地建設為重點,加快標準化基地打...

        時間:04-23
      • 商洛市策劃開展102場全民閱讀推廣活動

          本報訊 (記者 李小龍)4月22日,記者從商洛市2024年全民閱讀暨版權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獲悉,為扎實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深化“書香商洛”品牌建設,今年“4&middot;23世界讀書日”活動期間,我...

        時間:04-23
      • 商洛市2024年全民閱讀暨版權宣傳活動啟動

          本報訊 (記者 李小龍)4月22日,以“書香潤商洛、版權促發展”為主題的商洛市2024年全民閱讀暨版權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洛南縣圖書館舉行。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賈永安講話并宣布活動啟動�! ≠Z永安...

        時間:04-23
      • 耕播正當時 上門送服務

          本報通訊員 陳乾寶 李仕濤  “天麻喜歡生長在夏季涼爽、冬季又不十分嚴寒的地方,對溫度反應較敏感,溫度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天麻的產量和質量。”鎮安縣木王鎮長坪村天麻產業帶頭人、科技特派員李京朗...

        時間:04-2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