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增壓對于每一位車迷來說都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在汽車的世界里,“T”是每部帶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汽車的標志。它代表的是熱血沸騰,代表的是激情澎湃,代表的是狂暴與快感!同時,在這個汽油價格飆升的年代,渦輪增壓技術也在為發動機提供更好的功效和節能減排而做出貢獻!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從使用技巧方面解構帶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汽車的每一個用車細節。
在速騰1.4TSI與1.6L間徘徊了一個星期后,小黃還是決定購買前者。“T車型能夠帶給我更大的駕駛樂趣。”這是促使小黃購車的原始動力,而他的一位同樣有此打算的朋友阿東則認為,渦輪增壓發動機難“伺候”。像阿東這樣對渦輪增壓車型有“偏見”的消費者并不在少數。事實上,只要按時保養,避開一些用車誤區,帶“T”車型使用也很簡單。
誤區1:隨意更換機油
案例:陳先生購買的愛車就是T車型,而且已經三年了,在去年年中車輛過了維修保養期后,為了節約費用,他給車輛使用了一瓶朋友送的即將過期的非合成機油,后來連續兩次保養又用了一個小廠家生產的機油。最近他發現車輛起步時有輕微抖動,并且在上周跑長途后車輛還出現發動機過熱現象,拔出機油尺聞到有焦糊味,于是趕緊跑到車行去維修。
解析:陳先生的車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劣質機油。在“喝”機油方面,渦輪增壓器確實比較“嬌氣”,除了量比普通自然吸氣發動機大一些外,對油品的要求也更高。因為渦輪增壓器的設計與自然吸氣發動機不同,其主轉軸采用浮動式設計,渦輪本體和主轉軸之間充滿了機油,整個主轉軸依靠潤滑油來散熱與潤滑,而劣質機油的粘稠度較高,流動性較差,無法較好地發揮作用。建議車主在這方面增加一些投入,給車輛更換全合成機油,這種油品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抗磨性,耐高溫性能,潤滑和散熱性更佳。
誤區2:到目的地馬上熄火
案例:李小姐的性子一直風風火火,是個典型的職業女性,這也是她購買T車型的原因。由于工作需要李小姐經常開車出差,而每次一到目的地,由于太過疲倦,她馬上就熄火下車活動筋骨,不給車輛喘氣的空間。
解析:在發動機長時間高負荷運轉后,車主在關閉發動機之前,一定要怠速運轉幾分鐘,讓機件能有效冷卻并得到潤滑。而李小姐這種用車行為會令車輛經常處于高速空轉狀態,其問題與突然加速一樣,都會傷害到車輛的軸承。
實際上車跟人一樣,在長時間工作后都需要休息。當車以高速行駛時,渦輪增壓發動機處于工作狀態,有一部分機油供給渦輪增壓器轉子軸承。這時高增壓器廢氣渦輪端的溫度在600℃左右。如果突然熄火,發動機機油壓力將迅速降為零,增壓器渦輪部分的高溫傳到中間,軸承支承殼內的熱量不能被迅速帶走,而同時增壓器轉子仍在慣性作用下高速旋轉,這樣會引起滯留的機油過熱,進而損壞軸承和軸。
誤區3:一啟動就轟油門
案例:小孫買T車型就是為了獲得更加澎湃的動力,他家離公司僅十多公里,但路很寬,車也不多。他追求“家與公司的距離只要10分鐘”,即從出門、啟動、停車加起來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因此每次一啟動車輛就猛轟油門。經過四個月的“折磨”后,保養時竟發現車輛的軸承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損傷。
解析:能在短時間內提高速度是渦輪增壓車的一大特點,但是這并非意味著車主可以粗魯地對待愛車,實際上,剛啟動后猛轟油門易損壞增壓器油封。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轉數很高,啟動車輛后,不能急踩加速踏板,應先怠速運轉3~5分鐘,使機油泵有充足的時間把機油輸送到渦輪增壓器的各個部位,同時機油溫度慢慢上升后,流動性更好,這樣渦輪增壓器得到充分潤滑,此時提速才會“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