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方早報報道 根據預案,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104.SH)擬向上汽集團以及上海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簡稱:工業有限),以非公開發行的方式購買其持有的從事獨立零部件業務、服務貿易業務、新能源汽車業務相關公司股權及其他資產。包括安吉汽車物流有限公司、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域汽車,600741.SH)、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資產將就此注入上汽的上市公司。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資產注:資料來源為上市公司年報、公告,"新注入資產"為此次注入的股權
根據預案,上述主要22項公司資產及部分地權和債權的預估值為285.6億元,發行價格為16.53元/股,擬發行股份數量約為17.28億股。
上海汽車于今年2月14日開始停牌,停牌前一交易日收于每股18.45元。上海汽車今日復牌。
整體上市收官戰
如重組成功,上汽集團除房地產以外的經營性資產將全部上市,整體上市正式收官,同時,上汽也成為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先行軍。此次重組完成后,上汽集團及工業有限合計持有上海汽車的股份比例將由目前的72.95%提升到77.21%。
上海汽車將此次資產注入譽為加快向汽車產業價值鏈高端延伸的“微笑曲線”:這條曲線的前端包括技術研究、品牌及產品開發,后端為采購、制造為中端,營銷、銷售和服務。
經初步測算,本次注入的標的資產2010年度凈利潤約為26億元,預計上市公司重組后的每股收益會略高于重組前的水平。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雖然此次重組對上海汽車股價促進不大,但長遠來看,有利于上海汽車發展。
據分析,從長期來看,隨著上海汽車經營規模的繼續擴展,以及商用車業務的全面推進,尤其是進一步推進以“大通”為主的自主商用車品牌建設,收購相關自主零部件制造業務將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內部的協同效應。
向產業鏈高端延伸
上海汽車表示,本次交易中注入的主要是與公司汽車主業發展緊密相關的資產和業務。目的是發揮上海汽車整車開發與華域汽車零部件開發的協同效應,拓展潛力廣闊的汽車后市場業務,體現汽車產業鏈整體競爭優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自主品牌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發展;提升資產規模,優化資產配置,提升公司風險抵御能力。
上海汽車董秘王劍璋昨日說,繼去年中國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后,預計未來一段時期,中國汽車市場的需求潛力還將進一步釋放。上海汽車從2006年成為上市公司中最大的整車企業后,2008年上汽的銷量為182.6萬輛,到2010年,上汽的銷量為358.3萬輛,幾乎兩年翻了一番。
王劍璋說,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強調,要推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要強化整車研發能力,實現關鍵零部件技術自主化,提高節能、環保和安全技術水平;要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她說,這為汽車行業加快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新能源汽車開發指明了方向。
華域汽車更換控股股東
根據預案,本次將注入上海汽車的企業股權一共有22份,包括服務貿易業務為主的安吉汽車物流有限公司、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以新能源業務為主的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以獨立零部件業務為主的華域汽車。
其中,華域汽車何去何從是本次重組最受關注之處。此前業內一度猜測,上汽的零部件資產將被注入華域汽車中。根據預案,上海汽車購買上汽集團持有的華域汽車60.1%的股份。交易完成后,華域汽車仍是獨立的上市公司,只是控股股東由上汽集團變成了上海汽車。
根據上海汽車公告,華域汽車被定義為“目前國內產品最多、品種最全、合作發展最好、應用開發能力最強、客戶覆蓋最廣、業務規模最大的獨立供應汽車零部件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