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昨日召開6月汽車產銷數據發布會,上半年,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000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10%,總體呈穩定增長。此外,中汽協在會上還發布聲明,反對通過采取限購政策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的做法。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指出,限購受限制最多的是汽油車,汽油車對增加PM2.5的貢獻極低,如果因PM2.5的原因而實施限購,是撿了芝麻丟西瓜。他說:“如果有城市以PM2.5的原因讓大家限購的話,我們認為他們是抓了芝麻丟了西瓜,真正老百姓平常開的汽油車對PM2.5的貢獻率,我看連10%都不到,為了這么點事讓大家都不開車,我覺得賬算得不好。”
中汽協在聲明中指出,汽車產業在經濟運行上仍然起到積極作用,限購政策與國家擴大消費、穩定發展的總體目標不符,剝奪了廣大百姓購買私家車的平等消費權,將嚴重影響中國品牌汽車的發展。并且,限購政策對于交通擁堵的治理作用非常有限,也無益于節能減排。
此外,據中汽協有關負責人透露,除北京、上海、廣州、貴陽等城市已實施汽車限購政策外,未來天津、深圳、杭州、成都、石家莊、重慶、青島、武漢等八個城市均存在實施限購的可能,這將對整個汽車產業產生巨大影響。
“八個城市的限購政策一旦實施,將造成當地汽車銷量25%左右的下降,直接減少汽車銷量40萬輛左右,約占全年汽車銷量比重2%。”董揚稱,這2%的比重將對目前中國經濟產生比較大的影響,與我國目前穩增長的要求不符。
對此,中汽協提出了四點建議:慎重采取限購措施,建議借鑒發達國家多采用經濟手段治理交通擁堵的經驗;統籌規劃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便利性,完善道路網絡,推進智能交通建設;進一步鼓勵舊車報廢,推進以舊換新;加快汽車稅收體系改革。(網易)